六月的风,带着栀子花的甜香与初夏的微醺,拂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年一度的中考,这场被视为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战役,就在这样明媚又略带紧张的气氛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清晨,阳光还未显露出炙热的威力,考点学校门口早已是人头攒动。学生们在老师的反复叮嘱声中,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准考证、钢笔、铅笔、直尺、圆规、橡皮……都再确认一遍!”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却依旧不厌其烦地穿梭在学生之间,挨个查看他们的文具袋,“别忘了在试卷上写清楚姓名、准考证号,别用涂改液,字迹一定要工整!”
许年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准考证。站在他身旁的刘夏,正神情严肃地整理着文具袋的拉链。
“怎么样,心跳加速没?”许年用胳膊碰了碰刘夏。
“还好,就是觉得有点不真实。”刘夏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三年,就为了这三天。”
校门另一侧,他们的父母们更是难掩紧张。许年的妈妈不停地调整着手中矿泉水的摆放位置,爸爸则故作镇定地看了一遍又一遍手表,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考场入口。刘夏的母亲正低声对丈夫说着:“中午饭我已经准备好了,考完出来得赶紧让他吃上,下午还有数学呢……”
就在这时,他们的目光被不远处走来的三个身影吸引了。是常明和婉宁,陪在他们身边的,是常明那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奶奶。许年和刘夏的父母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地迎了上去。这是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儿子们口中常常提起的、异常优秀的女孩——婉宁。
“您就是婉宁吧?常听年年提起你,说你又懂事成绩又好。”许妈妈热情地拉住婉宁的手,眼中满是怜爱。
婉宁有些羞涩地微微低头,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阿姨好,叔叔好。许年……和刘夏也经常帮助我。”
“奶奶,辛苦您了,这么大早就陪孩子们过来。”刘爸爸则转向常明的奶奶,语气充满敬意。
奶奶笑着摆摆手,慈爱地看着常明和婉宁:“不辛苦,这两个孩子懂事,比我还镇定呢。倒是你们做父母的,肯定一晚上没睡踏实吧?”
双方家长一阵寒暄,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同舟共济的温情,但中考的紧迫感冲淡了初次见面的生疏和详谈的欲望。
“孩子们,快别聊了,准备进场了!”班主任李老师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
许爸爸赶紧拍了拍儿子的背:“快进去吧,平常心,正常发挥就行!”
刘妈妈也赶紧把准备好的巧克力塞进刘夏手里:“要是觉得头晕就吃一块,补充点能量。”
常明的奶奶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握了握常明和婉宁的手,那布满皱纹的手传递着无声的信任与力量。四个并肩作战的伙伴,相视一笑,眼神里是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默契与鼓励。他们转过身,随着涌动的人流,昂首走进了那道象征着挑战与机遇的警戒线,背影坚定,融入了成千上万奔赴战场的学子之中。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又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答题中显得格外漫长。语文的厚重、数学的缜密、英语的活用、物理化学的探究、……每一场考试,都是对三年所学的一次庄严检阅。考场里,只有笔尖划过答题纸的沙沙声,如同春蚕食叶,奏响着青春的奋斗乐章。窗外,是父母们焦灼等待的身影和默默祈祷的心声。
当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滴滴滴”——清脆地划破校园的宁静时,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席卷了每一个角落。有解脱的狂喜,有不确定的迷茫,有对未来的憧憬,更有对已然逝去的初中岁月的深深眷恋。
“结束了!真的结束了!”许年第一个冲出考场,几乎是跳着喊了出来,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刘夏跟在他身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三天的紧张全部倾吐出来。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很快,常明和婉宁也走了出来。四人在校门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榕树下汇合。与周围或欢呼雀跃、或抱头痛哭、或神情恍惚的同学相比,他们四人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神情自若。没有激烈的讨论试题答案,没有懊恼做错的题目,只是一种彼此确认过的、心照不宣的从容。
“感觉怎么样?”刘夏看了看常明和婉宁,语气轻松地问。
“还行,该做的都做了。”常明言简意赅,嘴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婉宁理了理额前被汗水沾湿的碎发,轻声说:“作文题目比想象中好发挥。”
“我就说嘛,咱们准备这么充分,肯定没问题!”许年信心满满地搂住刘夏的肩膀,“这下总算解放了!我得先睡他个三天三夜,再把落下的游戏全通关!”
这股轻松的情绪感染了大家,刘夏笑道:“你就知道玩。不过,确实得好好放松一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2yq.org)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