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歪着头想了想:“都是!玉兔踩着神驼的背,一起在月亮上玩呢。”
林晚意望着天上的月,忽然觉得,这第三卷的故事,就像这轮月——从西域的风沙里升起,在长安的檐角圆满,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却被孩子们的账册、绣绷、画纸,连得严丝合缝。
远处传来商队的驼铃,混着打谷场的欢笑声,像在说:路还长,但只要人心照着同一片月亮,再远的地方,也能走到。
永熙三年的冬,长安西市开了家“同心铺”,卖的东西很特别——既有阿木算好价的西域香料,也有古丽雅绣的“四季图”帕子,还有小石头画的丝路绘本。
开业这天,吐蕃的使者带着青稞酒来了,于阗的商人捧着新织的“云莲锦”来了,楼兰的孩子背着装满沙枣的布包来了,连京中世家的夫人小姐,都提着自己绣的“同心莲”来捧场。
阿木站在柜台后,算盘打得噼啪响,算账时总多给客人添颗沙枣:“萧大人说,买卖算得清,情分要算得厚。”古丽雅在铺子里教绣活,身边围着中原和西域的姑娘,针脚你来我往,把牡丹和胡杨绣得难分彼此。
小石头则在铺子门口摆了张桌子,教孩子们画“长安与西域合璧图”,有个西域孩子画着画着,突然用汉话喊:“我想爹娘了,能画他们来长安吗?”小石头拿起画笔:“能!画里的门永远开着。”
林晚意和萧彻站在铺子外,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忽然听见有人喊:“快看同心馆的树!”
众人抬头,那棵用多国泥土混种的树,枝桠上挂满了红绸带,有的写着“愿稻子年年熟”,有的画着小小的骆驼,最顶端的绸带上,是三个孩子的笔迹,合写着:“长安和楼兰,都是家。”
风拂过树梢,红绸带飘起来,像无数条纽带,一头系着长安的青砖黛瓦,一头系着西域的黄沙雪山。萧彻握紧林晚意的手,轻声道:“这卷故事,该收尾了。”
她点头,望着铺子里交叠的人影,忽然明白,所谓“丝路花开”,开的从来不是一季的花,是把种子撒进人心,让理解生根,让尊重发芽,年复一年,长成一片谁也挡不住的春天。
远处的驼铃还在响,像在说:下一卷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呢。
(第三卷 完)
喜欢逆转的朱砂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转的朱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