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第一炉“融光”琉璃出窑。
开窑的瞬间,满室的光几乎让人睁不开眼。青绿色的碗盏带着波斯琉璃的剔透,又有中原青瓷的温润,碗沿处还特意仿了古丽雅绣品里的缠枝纹,用金线描了圈细边。哈桑拿起一只碗,对着光看,里面映出他和老窑工的笑脸,竟像在同一片光晕里。
消息传到西市,波斯商队的伙计们抱着琉璃碗哭了:“咱们的法子,在长安生根了!”中原的瓷器商则挤在窑外,争着要订“融光”琉璃:“这东西比纯琉璃暖,比瓷器亮,准能卖爆!”
更让人惊喜的是,于阗王听说后,连夜派使者送来了一车和田羊脂玉:“请用‘融光’法镶玉,让玉石也能透光!”阿木核着玉料的账,算盘打得噼啪响:“按波斯琉璃的价,镶玉的‘融光’盏,一盏能抵十二匹蜀锦!”
而古丽雅的绣坊,早已成了“秘方交换站”。
东瀛的小野夫人带来了“友禅染”的染缸,缸里的紫草水泛着幽幽的紫。她教绣娘们“三浸三晾”:“第一次浸半个时辰,第二次一个时辰,第三次要在月光下晾,染出的丝线才会有渐变的色晕”。古丽雅试着染了根丝线,绣在樱花花瓣上,粉紫过渡处竟像蒙了层雾,看得梅丽直拍手:“比波斯的金线还妙!”
作为回礼,古丽雅把中原的“缂丝”技法教给了她——用五彩丝线在素缎上“织绣”,能让图案像浮雕一样凸起来。小野夫人学得入迷,连吃饭都捧着绣绷,说要把这技法带回京都,“让东瀛的和服也能绣出长安的花”。
大食的阿里母亲则贡献了“香薰绣”的秘诀。她带来个铜制的熏炉,里面烧着安息香与檀香的混合香料,让丝线在炉上悬着熏一炷香的时间:“这样绣出的花,三年都带着香味,蚊虫不近身”。古丽雅试着绣了块帕子送给林晚意,宫里的侍女说,娘娘把帕子放在枕边,连梦都是香的。
小石头的画册里,专门辟了“秘方页”。他画下波斯的琉璃窑、东瀛的染缸、大食的熏炉,旁边用汉话、波斯语、东瀛语写着同一句话:“好法子,藏着不如分享着。”
这日,萧彻带着林晚意来官窑看新出的“融光”琉璃。哈桑正和老窑工商量着烧一批“万国纹”的琉璃瓶,瓶身上要刻波斯的玫瑰、中原的牡丹、东瀛的樱花。
“陛下您看,”哈桑指着图纸,眼里闪着光,“这瓶子,能装波斯的葡萄酿,也能盛长安的米酒,还能插东瀛的樱花枝。”
林晚意拿起一只刚烧好的小盏,里面盛着新沏的茶,水汽氤氲中,盏壁的缠枝纹仿佛活了过来。她忽然笑道:“其实最好的秘方,不是硝石与玉料,也不是染缸与熏炉。”
萧彻接过话头,目光扫过窑外忙着装车的波斯伙计、绣坊里交换染剂的女子、账房里核对着跨国订单的阿木,轻声道:“是‘愿意分享’的心。”
雪还在下,落在官窑的烟筒上,落在绣坊的窗棂上,落在小石头摊开的画册上。而那些从远方来的秘方与种子,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悄悄发了芽。
喜欢逆转的朱砂请大家收藏:(m.2yq.org)逆转的朱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