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初上,蒙蒙细雨如烟似雾,笼罩着禁苑深处。雨水顺着琉璃瓦当滴落,在汉白玉石阶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发出单调而清冷的声响。
赵令渊跟在张怀民身后,步履沉稳地行走在湿滑的青石宫道上。
两侧朱红宫墙高耸入夜,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息,琉璃瓦在宫灯映照下泛着幽冷的微光,整座皇城如同一头蛰伏在雨夜中的庞然巨兽,静谧中透着令人窒息的威压。
“官家今夜心绪不佳。”张怀民忽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被雨声掩盖,“西夏再度犯边,延州急报,早朝为此事争执了足足三个时辰,不欢而散。”
赵令渊微微挑眉:“所以此时召晚辈入宫制茶……是为了替官家解忧?”
“是为了试毒。”张怀民脚步不停,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三日之内,已有四位号称技艺绝伦的茶师,因进献之茶被验出‘不妥’,此刻正待在大理寺狱中候审。赵公子,你好自为之。”
赵令渊闻言,非但不惧,反而唇角微扬,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张大人煞费苦心带我入此局中,难道不是早已备好了一顶‘替罪羊’的帽子,只等时机一到,便扣在晚辈头上?”
张怀民终于停住脚步,在雨丝风片中回过头来,深深地看了赵令渊一眼,目光复杂难辨:“我若当真有心害你,今日清晨,王推官带人围你小院时,我便不会现身。”
“那大人是为何?”赵令渊直视着他,不闪不避。
“因为我欠刘淳风一条命。”张怀民转回身,望向雨幕深处那灯火通明的巍峨殿宇,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涩意,“他死前一日,曾以密信传于我,信中言道,若他遭遇不测,普天之下,唯有一个名叫赵令渊的市井闲人,能破此死局,揭开真相。”
赵令渊骤然怔住,心湖如同被投入一块巨石——刘淳风竟早已预料到自己会死?甚至还提前指定了自己这个穿越而来的“闲人”作为破局之人?这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未知的算计与秘密?
垂拱殿侧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与殿外的凄风冷雨恍若两个世界。馥郁的茶香氤氲弥漫,却压不住空气中那根无形的、紧绷的弦。
赵令渊依礼跪坐在一方锦缎蒲团之上,面前紫檀木案上,陈列着一套极尽奢华的御用茶具——釉色奇幻莫测的建窑曜变天目盏,胎骨莹润如月的钧窑月白执壶,甚至连量取茶末的茶则,都是以金丝楠木镂刻而成,奢华内敛,无一不彰显着皇家的极致尊贵与品味。
他的对面,同样跪坐着三位衣冠楚楚、神色倨傲的茶师,皆是汴京城内颇负盛名的人物,此刻正或明或暗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目光中充满了审视与不屑。
一位面白无须、嗓音尖细的主事太监立于御榻之侧,朗声宣布:“今日茶会,规矩简单。四位各献一味新茶,由官家亲口品评。优者,自有厚赏;劣者……”他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诸人,加重了语气,“……严惩不贷!”
最后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每个人的耳中。
精致的龙涎香从瑞兽香炉中袅袅升起,帘幕之后,隐约可见一道明黄身影慵懒地倚在软榻之上,左右宫人垂首屏息,侍立两旁,整个侧厅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得令人喘不过气。
第一位茶师深吸一口气,上前献茶,茶汤金黄透亮,热气蒸腾间竟似有龙形虚影浮动,名曰“瑞龙翔天”;第二位茶师紧随其后,所献之茶白毫密披,如雪覆青峰,清香冷冽,取名“雪顶含翠”。
帘幕后的官家皆只浅尝一口,便微微摆手,示意撤下,未置一词,令人摸不清喜怒。
第三位茶师明显紧张,强自镇定,奉上一盏色泽深浓近乎墨黑的茶汤,声音微颤:“启禀陛下,此乃小人秘制‘墨香千秋’,选用十年陈普洱之王,混合南海极品沉香木粉,文火慢焙而成,饮之可安神定惊,延年……”
话未说完,帘后忽然传来一声冰冷不耐的斥责:“朕还没到要靠药汤来安神定惊的年纪!”
那茶师吓得魂飞魄散,顿时瘫软在地,面无人色,立刻被两名无声上前的侍卫拖了下去,下场不言而喻。
终于,轮到了赵令渊。
他却并不急着动手点茶,反而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衣袖,朝着帘幕方向微微躬身,朗声问道:“敢问陛下,今日是想品‘人之茶’,还是想饮‘天之茶’?”
此问一出,满场皆寂!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连那几位原本倨傲的茶师也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
帘幕之后沉默了片刻,似乎被这突兀的问题勾起了兴趣,传来一个听不出情绪的声音:“哦?何为人之茶?何为天之茶?你且说来。”
“人之茶,工巧极致,取悦口舌,侍奉权贵,然终流于俗套;天之茶,道法自然,滋养神魂,沟通天地,然缥缈难寻。”赵令渊不卑不亢,取出那只质朴的白玉小罐,“晚辈今日所献之茶,恰介于人天之间,取其平衡——名曰‘真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茶事案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宋茶事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