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裴昭雪全力布局,准备引蛇出洞之际,御史台少卿裴昭明,却并未完全置身事外。
那日在档案库,裴昭雪遗落纸张上的纹路,与他随身玉佩的相似之处,如同一点墨迹滴入清水,在他心中缓缓晕开,挥之不去。
他并非多疑之人,但那种程度的相似,绝非“巧合”二字所能轻易解释。
尤其是,那纹路出现在与诡异命案相关的密文摹本上。
趁着公务间隙,他再次调阅了御史台收藏的一些前朝金石图谱、器物纹样档案,希望能找到类似纹路的出处,以解心中之惑。
他并未声张,只是以个人研究的名义查阅。
这一日,他在翻阅一册前朝《内府造办器物典则》的残本时,手指忽然停在了一页之上。
这一页记载的是前朝某位亲王(并非太子)冠冕上玉饰的规制图解。
因年代久远,图画有些模糊,但旁边的文字说明尚算清晰。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图解中,玉饰边缘作为辅助装饰的一圈连续纹样。
那纹样的构图、走向、乃至某些细节的转折,与他玉佩上的边缘纹路,至少有五六分相似!
而更让他心中巨震的是,在这圈纹样旁边,用作玉饰核心区隔的几个特殊符号,虽然细小且略有变形,但其基本结构,竟与那日裴昭雪纸上摹画的、那些神秘密文中的几个字符,隐隐对应!
玉佩符号再现,与密文局部相似!
裴昭明猛地合上书册,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
他的玉佩,是自幼佩戴,据家中长辈说是祖传之物,寓意平安。
他从未深究过其来历。可如今,这玉佩上的纹路,竟然同时与前朝亲王冠冕玉饰的边纹,以及眼下连环命案关键证物上的神秘符号,产生了关联?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的身世并无特别,出身河东裴氏旁支,虽非显赫,也是清清白白的书香门第。
这玉佩若真是祖传,又如何会与前朝宫廷规制扯上关系?若并非祖传……那它的真正来源又是什么?
一个个疑问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一丝难以言喻的不安。
他下意识地又抚上腰间的玉佩,那温润的触感此刻却仿佛带着一丝灼热。
难道……自己的家族,或者说自己,与那早已覆灭的前朝,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牵连?甚至……与眼下这扑朔迷离的命案,也存在着某种间接的关联?
裴昭明坐在值房里,窗外是汴京城繁华的街景,但他的心却沉入了迷雾之中。
他回想起幼年时一些模糊的片段,似乎总有些身着不凡、不似寻常亲戚的人来访,父母对此也讳莫如深。
还有一次他高烧昏迷时,仿佛听到母亲焦急的低语,提及“血脉”、“守护”之类的词语,当时只以为是梦呓……这些原本被岁月尘封的琐碎记忆,此刻因为玉佩纹路的巧合,纷纷变得清晰而可疑起来。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困惑。裴昭雪知道这纹路与密文的关联吗?她当时那句“随手摹画”是真的,还是有所隐瞒?她在这案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裴昭明深知,此事关乎自身乃至家族隐秘,绝不能轻易向外人道,尤其是正在全力查案的裴昭雪。
他不能,也不敢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自己的私事去干扰她的判断,甚至可能将她引入更危险的境地。
他将那册《内府造办器物典则》小心地放回原处,决定将此事暂时埋藏心底,暗中查访自家玉佩的真正来历,以及家族可能与前朝的联系。
但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要协助裴昭雪破案的决心。
只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或许才能解开缠绕在他身世上的这些谜团。
他看着窗外,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无论前方是何种真相,他都必须去面对。
而眼下,首先要做的,是帮助裴昭雪,打好即将到来的那一场硬仗。
他整理了一下官袍,起身向外走去,他需要去确认一下,裴昭雪请求协调的金吾卫人手,是否已经就位,万无一失。
玉佩的疑云,如同投入他心湖的第二块石子,涟漪扩散,与案件的漩涡,悄然交织。
喜欢神都昭雪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神都昭雪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