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风儿么?”听见土地公的话,土地庙内传出一个声音,声音磁性而又浑厚,充满了慈祥道,“快进来吧!”
听到师父的召唤,黄风健步如飞道,“师父,终于找到您老人家了!”说着就钻进了土地庙内。
一进土地庙,豁然开朗。迎面先是一座半人高的石制香案,案面被岁月磨得光润生亮。香案后立着土地公神像,不过尺余高,泥塑彩绘,面容慈和含笑,衣褶层叠如生。正是带自己前来的老者。神像前常年香烟缭绕,那烟并不呛人,反带一种淡淡的檀木和旧纸张混合的温厚气息。
庙堂虽不甚高,却极深,向里略暗,愈显幽远。两侧墙壁原本粉白,如今被香火熏成浅黄,上面隐约可见旧日彩绘的痕迹——似是叙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故事,线条已模糊,反而添了几分朦胧的庄重。
梁柱皆是粗木,未经精细雕琢,却异常牢固,撑起一片出人意料的宽敞。地面铺着青砖,砖缝里嵌着常年积累的香灰,踩上去有极轻微的软实之感。
最里靠墙处,竟还摆着两张榉木圈椅并一张小几,似是供年迈的乡人进香后歇脚闲谈所用。椅背磨得油亮,几上放着一把粗陶壶和几个小杯。
庙内不见奢靡装饰,却因这份被精心维持的整洁、缭绕的香烟、以及超出外观的深阔空间,生出一种肃穆而安宁的气氛。仿佛这方寸之地,自有一片人间之外的从容天地。
“这里来,”师父的声音再次传来。仿佛幽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自己。
黄风顺着声音走向庙堂深处,在幽暗中发现还有一个角门,一道深色的门帘挡着,难怪之前没有发现,一挑门帘,走了进去。
一个中年男子盘腿而坐,乌木簪子松松绾着发髻,额角开阔,眉目清朗如洗去了尘霭的山峦。他身着紫色道袍,袖口微卷,露出底下素白的中衣——看不出衣料的材质,却无端显出一种神之气息。
原本那皱纹如沟壑、银须垂胸的老迈模样,此刻却面皮光润,须发尽墨,唯两鬓依稀残留几缕霜色,如同山岩偶沾残雪。连那双乌黑如墨的眼,也清亮起来,变的黑白分明,目光流转间竟似有溪水潺潺流动的微光。
“怎么?”他开口,声音沉静依旧,却褪去了往日砂砾般的苍哑,如古琴新换了丝弦,清越中犹带醇厚,“不认得为师了?”
黄风怔怔望着他如青松般挺拔舒展的身形。仿佛时光倒流三十年,却又并非重返青春,而是某种更玄妙的变化:如山间古玉被灵泉洗炼,褪去表层浑浊包浆,显露出内里温润坚韧的本质。
然而气息未变,只是多了许多神之法则在内,黄风不再犹豫,纳头便拜道,“弟子黄风,叩见师父。”说罢,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
磕膝盖当脚走,蹭到师父膝旁,师父慈祥的抚了抚黄风的头,“你长大了,身体壮硕了不少。似乎有了些内力基础。”
黄风听了眼圈一红,刚想......却被师父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也是,自己和师父相聚是好事,不能像个娘们儿似的哭哭啼啼的。想到这里,黄风收了眼泪,一翻身,坐在师父脚边到道,“内力修炼的功法是青狮岭上那个青毛大圣教的,他瞧我走的慢,原想着教我一个踏雪无痕的功法,奈何弟子没有内力基础,学不会。目前也就记住了功法口诀。这一路走来,没少练习。弟子还没什么感觉,倒是被师父看出了点端倪。”
“那就是了,”师父缓声道,“上仙所授过于激进,适合有内力底子的人练习,你初学之人,尚若照此练习下去,虽短期内效果显着,然却容易急火攻心,走火入魔。来来来,为师授你一套基础内功心法,助你修炼。”
“谢师父!”黄风拜谢后仔细聆听。
“这内功心法的修行,恰如一轮无声的潮汐,在修行者的体内周而复始,自有其不可撼动的节律。”
“起始,是为‘收心凝意’。盘膝而坐,五心朝天,首要之事非是运转气感,而是将散逸于外的七情六欲、万般杂念一一收拢,如同将漫天星斗纳入一方静湖。呼吸逐渐放缓、拉长,从胸式呼吸沉至腹底,最终归于若有若无的胎息。此时,心神内照,方能隐约感知到丹田深处那一点未曾熄灭的、温热的‘种火’。”
“继而,进入‘引气循经’。意念如丝,轻柔地牵动那一点种火,使之如春蚕吐息,缓缓生发出一缕细微却精纯的内息。此乃‘气感初生’。随即以意领气,依照心法要诀,沿既定经脉路线徐徐推进。”
“此过程谓之‘逆运河车’。途径:尾闾-命门-大椎-玉枕,真气过玉枕关后,继续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为诸阳之会,接通天之气),稍作停留温养。”
“随后真气转而向下,由面部沿任脉前行。途经:上丹田-承浆-天突-膻中-最后真气沉敛,徐徐归于下丹田。”
“至此,内力沿‘身前一任脉,身后一督脉’完成一次完整的循环,称为;‘运转一个小周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请大家收藏:(m.2yq.org)南云山脉的黄风大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