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一中的清晨总是从朗朗读书声开始。李雯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操场上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做早操,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三个月来,她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律而平静的生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偶尔和齐昊讨论教学方案。直到昨天那封匿名信的出现,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
信纸此刻就躺在她的抽屉里,上面只有一行打印字:郑小雨没死,她回来了。李雯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教案本的边缘,脑海中闪过那个坠楼的红色身影。警方明明确认了DNA,葬礼她也参加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信?更让她不安的是,昨天放学前,班上那个也叫小雨的女孩突然问她:李老师,你认识一个叫郑小雨的人吗?当时她手中的粉笔地断成两截。
办公室门被轻轻叩响,齐昊端着两杯咖啡走了进来。自从陈国栋宣布那个教育家型干部培养计划后,他每周会有三天来学校上课,其余时间则在试验区办公。今天他穿着深蓝色衬衫,袖口卷到手肘处,露出结实的小臂,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剃须水香气。
昨晚没睡好?齐昊将咖啡放在她面前,目光落在她眼下的淡青色阴影上。这几个月来,他已经能轻易读懂她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李雯犹豫了一下,还是拉开抽屉取出那封信。齐昊看完后眉头紧锁,额角那道已经愈合的伤疤似乎又隐隐作痛起来。什么时候收到的?
昨天下午,夹在作业本里。李雯的声音有些发紧,我查了监控,但那个时段刚好是保洁阿姨打扫办公室的时间,人来人往,看不出是谁放的。
齐昊的手指在信纸上轻轻敲击,节奏如同他思考时的脑电波。班上那个小雨...她是怎么知道郑小雨的?
她说有个戴墨镜的阿姨在校门口问她话,还给了她一盒巧克力。李雯的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齐昊,如果郑小雨真的没死,那当天坠楼的是谁?警方明明...
DNA可以造假,尸体可以调包。齐昊的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记得郑小雨有个表妹,年龄相仿,从小在国外生活。他突然站起身,我得去趟公安局,找周书记调取当时的尸检报告。
李雯拉住他的手腕,感受到他皮肤下急促的脉搏。小心点,如果这真的是郑小雨的报复...她没有说下去,但两人都清楚郑小雨对父亲的死有多偏执。那个雨夜在天台的对话至今仍会在噩梦中回响——我死了,你们永远别想知道高家在海外的账户密码!
齐昊俯身轻轻拥抱了她,这个动作在这几个月来已经变得如此自然。放心,我去去就回。下午还有你的公开课,记得吗?教育局新来的副局长要听课。
李雯点点头,目送他离开办公室。阳光依旧明媚,操场上的笑声依旧欢快,但一种莫名的不安如同阴云般笼罩在她心头。她翻开教案本,强迫自己专注于即将到来的公开课。这堂课她准备了很久,要讲的是鲁迅的《药》,一个关于复仇与救赎的故事——多么讽刺的巧合。
与此同时,齐昊的车正驶向市公安局。车载广播里播放着青州教育试验区的最新进展,记者热情洋溢地称赞着年轻有为的齐主任的改革魄力。他关掉广播,思绪回到三个月前那个雨夜。郑小雨坠楼前诡异的微笑,那句我死了,你们永远别想知道...现在想来,简直像是精心设计的台词。如果这真是一场金蝉脱壳的戏码,那么她这三个月去了哪里?又为何选择现在回来?
市公安局的走廊依旧明亮整洁,但气氛明显不同以往。工作人员行色匆匆,压低声音交谈着什么。周敏的办公室门关着,秘书告诉他周书记正在开紧急会议。是关于赵副厅长案的新发现。秘书小声补充道。
齐昊在等候区坐下,随手拿起一份报纸。第三版的一则小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缅甸遣返一名中国籍女性犯罪嫌疑人》,配图是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只拍到女子的侧影和一头醒目的红发。齐昊的心跳突然加速——郑小雨也有一头染成红色的长发。他正要仔细阅读,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李雯发来的信息:学校来了个转学生,叫郑雪,长相酷似郑小雨。刚被分到我们班。
齐昊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一秒,随即快速回复:别单独接触她,等我回来。他抬头看向周敏紧闭的办公室门,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起身离开公安局后,他拨通了孙振国的电话:孙叔,我需要您帮忙查一个人...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青州一中的操场。李雯站在窗前,看着新来的转学生郑雪在班主任带领下走向教室。女孩穿着整洁的校服,黑发扎成马尾,看起来乖巧文静,但那个侧脸轮廓和走路时微微昂头的姿态,简直和郑小雨如出一辙。李雯的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她想起抽屉里那封匿名信,想起郑小雨坠楼前怨毒的眼神,想起齐昊父亲笔记本上那些未解的谜团。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权利巅峰青云之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权利巅峰青云之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