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就……不必我多说了吧?”
杜氏注视着女儿,在她那饱含深情的眼睛里,泪水满溢而出。而她的女儿似乎以为母亲正在和她闹着玩,开心地向母亲伸着小手,触碰母亲湿漉漉的面颊。
杜氏擦了擦眼泪,看向我,向我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王上他,不能再见妾身一次吗?”
“见了又能如何?倘若王后真心爱王上,那您只需知道,您的死才是对王上的伟业最为有利之事。王上他,是要成就大凝千秋大业的君王,绝不能囿于私情之中。”
我担心她是为了趁此机会向王上求情,便以最严厉的口吻断然拒绝了她。而她没有怨言,也没有哭喊,给我省了不少事,仅仅平静地说了一句。
“好!为了王上的事业,妾身愿意牺牲。”
“王后深明大义,自然再好不过。”
我微微颔首,注视着杜氏。
这时,她依依不舍看了一眼怀中的女儿一眼,便将怀抱中的女儿递向我。
她在得知自己将死时眼里都没有出现过央求,但这一刻,她水润的眼睛尽是真挚的恳求。
我面如霜雪,伸出手来接过了幼小的叶绫。
这小女孩似乎明白了自己即将与母亲永别的命运,开始哇哇大哭起来。我没有任何言语,抱着小叶绫朝殿外走去。在我身后,是杜氏断断续续的抽泣之声,并一遍又一遍地低语着:
“绫儿,绫儿……”
我到底还是于心不忍,停下脚步,转过身来,让杜氏最后看了一眼她的女儿,她心心念念的女儿。
杜氏笑了,小叶绫又看到母亲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也开心地笑了。杜氏忍住泪水,朝小叶绫嘱咐道:
“绫儿,别怕。”
我又一次转过身去,抱着叶绫,走出了殿内,在我的身旁,两名侍卫手握白绫,朝殿内走去。
随后,小叶绫便爆发了嚎啕大哭,任凭谁过来也安慰不好,而我则待在一旁静静看着。
明明很不应该发生,可是,叶绫那一声接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就如同将愧疚之情研磨成粉末,一点点倾倒在我的心头,使我挥之不去、无以忘却……
……
叶潇从噩梦之中惊醒了过来。
不知怎的,最近一段时间里,他时常被噩梦所困扰,他不愿回想起的无数往事,非常不识相地趁他陷入睡梦之际闯入他的眼前。
他的心头,就仿佛那大海的潮水般,永远也看不见平息的那天。
这天,叶绫又来拜访了他,而他也热情接待了这个他一直以来视如己出、引以为傲的女孩。
他耐心聆听着叶绫这些天来招揽各家族贤才的经过,由衷地献上赞叹,并换来了叶绫满心欢喜的笑容。
而当叶绫讲述完自己是如何招贤纳士后,也叶潇讲述了她此行的主要目的——远赴昭廷,策动昭人内战。
叶潇听闻叶绫这一计划后,固然为之一惊,但很快便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叶绫看到叔公露出这样的表情,便向叔公虚心请教道:
“叔公是以为绫儿的计划有何不妥吗?”
叶潇沉思片刻,带着一抹微笑,向叶绫说道:
“计划诚然是相当了不得的计划,也确实是有可供执行的余地。但是,绫儿你要好好想想,大昭发生内战,虽能给予我大凝从中渔利之良机,可我大凝真的能够做到成为最大和最终的胜利者吗?”
叶潇的话点拨了叶绫,她皱着眉头,向叶潇询问道:
“您是指宣国人以及其它势力,都能得到发起争夺的良机?”
“不错!”
叶潇缓缓点了点头。
“昭廷大乱,对我凝国是好处是母庸质疑的。但我并不以为我大凝能成为最大受益者,毕竟我大凝北方还有一个必须时刻警惕的强敌掣肘着我大凝的力量。
反观宣国人,虽在先前的踏北战役中遭受挫折,但元气未损,国势也呈现欣欣向荣之态,如无意外,宣国坐拥踏北将是迟早之事。倘若此时大昭爆发内乱,宣军势必乘势而起,渡过踏江,一举摘取最大的胜利果实。别忘了,昭太祖与昭靖武帝都是以此途径实现的大业。
要在这场昭廷内乱中拔得头筹,我大凝的准备只怕不够,还需要筹备上很长一段时间。即便不夺下易关,也至少要在西部战区投入五万以上的兵力,方能保证我大凝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只以当前局面而言,还差,差了不少。与其让昭廷爆发内乱,不如先维持其稳定,以遏制北方宣国人崛起的势头,而我大凝则徐徐而动、蓄势而发——当然了,老夫我久不视事,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判断多少会存在错漏,你还是要以你自己的判断为准。”
叶绫认认真真地聆听着叶潇的话,并好好思索了一番。
叔公的话给予了她不少的启发,也让她对计划之外的种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没错,即便她叶绫有这本事掀起昭廷的内战,可她拿什么保证各方面准备都欠缺的凝国将会是拔得头筹的那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