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令不一,命出多头,自古就是兵家大忌,取败之道,诚不足取也!愿陛下谨慎行之,勿将此大权交与臣,以使人心不齐。由洪总督挂帅足矣,臣只需提供辅助,战场大事,臣相信洪总督自有明断,陛下无需过忧。”
“嗯……”
思考一番后,正明皇帝点了点头,让太监把取来的尚方宝剑重新收回去,对周羽说道:
“爱卿此言有理,是朕考虑欠妥,那就按爱卿说得处理吧!国丈久居边疆,鲜有非议之声传来,加之先前终平大捷,大振吾国之威,确实是值得托付之人,爱卿尽心辅佐,可保战事无虞。”
“陛下明鉴!此战,定能如陛下所愿,大获全胜,并大破宣虏!”
“好!诸卿当勉之!若战事得胜,失地得复,朕必不吝惜赏赐。”
“谢陛下!”
一番交谈后,周羽向正明皇帝告退,并着手准备奔赴踏北参与对宣战事之事。他先回到了军营中,将此事讲述给自己的部下们。
“太好了!终于有仗打了!不过……为什么陛下不让我们新军奔赴踏北,我新军若是在踏北打出大捷,不是能振我军威,给朝中那帮奸佞看看吗?”
一听踏北战事将启,杨焱云先是激动万分,后又感到十分疑惑。
听到杨焱云的疑问,程净识不禁白了杨焱云一眼,开口说道:
“朝中奸佞的手段,你是没有见到吗?为了打压我们新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果新军北上,安知那些奸佞会为了阻挠胜利做出何等事来。”
“嗯,净识说得有理。”
周羽点了点头,额头上挂着挥之不去的疲惫,道:
“综合考虑下,新军主力还是留在京城防备不测,由我带领小队北上协助踏北军作战即可。”
“禀将军!请一定要带在下出战!在下投入新军,正是为了凭我手中之长枪,为我大昭扫清外敌!由我出阵,不管来的是那宣王许银还是什么老将许廉,我必将之挑落马下!”
程净识又一次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道:
“省省吧!宣国常备兵力高达二十万人,许银是脑子坏了才会跟你阵前单挑。你再勇猛,群敌围攻,还不是一个死吗?麻烦长点记性。”
“哼!那也比在后头当缩头乌龟强,我若……”
“都别争了!”
周羽喝止了杨焱云和程净识的争执,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两人。
周羽确信,眼前两人都是能为大昭支撑起一方天地的人才,无奈一个冲动莽撞,一个心高气傲。
自从杨焱云从大牢里出来后,两人的关系调和了不少,可彼此间还是少不了争执,这让周羽很是无奈,如若能将两人磨合一番,定不失为大昭之幸。
周羽灵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向两人开口道:
“你们二人,可愿随我一同北上?”
“好啊!当然愿意了!我早就想和宣虏一较高下了!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杨焱云欣喜若狂,连忙答应了下来。而程净识也绝无不同意的道理,只是不会像杨焱云这般激动,轻轻点头以示赞同,道:
“末将愿往!一切悉听将军之号令!”
周羽笑了笑,又向两人说明道:
“不过我们此行踏北并不直接参与指挥,而是作为洪辽帐下之将协助作战,军中大事,仍然交由洪总督主持。”
“嘿嘿!无妨无妨!能够当先锋与宣虏一较高下,也就足够了,管他主将是谁!”
杨焱云没有把周羽的话当回事,而程净识听后仔细思量一番,谨慎地向周羽提问道:
“如若洪总督才不堪任,又当如何呢?昭、宣即将全面开战,且这等规模的大战乃是我大昭近年罕有的,有经验指挥着等规模之战役的,近些年来我大昭不过寥寥数人,如林骁、将军之兄长,以及防卫凝虏的卢定远将军。
而今林骁早已身死,后两者又不能脱开身。至于洪总督,相较上述几位则鲜有亮眼之战绩,未必能够堪此重任,不知将军可曾考虑过这点?”
“你我皆是军人,这并非你我该考虑的。”
周羽表情严肃地训斥了程净识,程净识立马拱手请罪:
“末将失言,有扰军心,望将军惩罚!”
周羽肃然的脸色很快缓和了下来,想了一番后,开口说道:
“其实你所说的这些,本将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将领平庸的危害倒在其次,毕竟统领大军并非主将一人之力,属下如若尽职尽责,不致使三军生变,稳扎稳打,不说压敌一头,至少不会给予敌人可乘之机。
但若是令出两头,号令不一,其中之危害就很巨大了,身为军士,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不管接到什么命令,都会无条件不犹豫地服从,只有这样才能打胜仗。
可一旦军士对命令有了考虑,有了犹豫……那这场战斗已经离失败不远了,周羽不能导致此祸发生。而且先前的终平之役,洪辽于逆境之中击退宣虏,并收复失地,可谓是奇迹,就相信洪总督的能力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缔王志请大家收藏:(m.2yq.org)缔王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