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凌希玥的心脏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眶瞬间便热了。她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信纸,三张,叠得整整齐齐。信纸的纸张是导师常用的那种,带着淡淡的米黄色,字迹依旧清晰,却在笔画转折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她从未在导师笔下见过的倦意。
信中,导师没有过多提及自己所受的冤屈,也没有丝毫的抱怨与愤恨,仿佛那些污蔑与苦难不过是拂过衣角的尘埃。他只是平静地叙述了自己早已预料到可能会遭遇的风险,以及对严克俭扭曲心态的惋惜——“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却被名利蒙蔽了双眼”。他写道:“希玥,我的孩子,你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学生,没有之一。你的冷静、你的敏锐、你的技术直觉,都让我引以为傲。但我更希望你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用于毁灭与复仇,而是用于守护与建设。我知道你为了我的事情,一定吃了很多苦,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那些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日子,那些心中积攒的仇恨……孩子,我都懂。但你要记住,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驱动你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也能在不知不觉中焚毁你自己,让你变成你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如今,若我能沉冤得雪,那便让一切恩怨随风而逝吧。将你的智慧,你的才华,用在正途上,用它来守护我们的国家,守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信息安全,这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你真正应该走的路。”
读到这里,凌希玥的眼眶再也无法承受泪水的重量,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滴落在信纸上,迅速晕开了一小片墨迹,模糊了“守护”二字。她仿佛能听到导师在她耳边语重心长地教诲,那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因仇恨而生的阴霾与寒冰。原来,导师早已洞悉了她内心的挣扎,早已为她铺好了未来的道路。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导师复仇,却不知导师最大的心愿,是她能放下仇恨,走向光明。
信的后半部分,导师笔锋一转,详细阐述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设想——“量子纠缠通讯在未来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他写道:“……量子纠缠,其特性在于无论相距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会瞬间影响另一个粒子,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若能应用于通讯领域,将构建出绝对安全、无法被窃听和破解的量子通讯网络。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构想,手稿中记录了一些我的思考和推导,或许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谬误,但我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希玥,我知道你对量子计算也有浓厚兴趣,这或许是你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记住,真正的黑客精神,不是破坏,而是建设与守护。”
凌希玥屏住呼吸,一字一句地读着,导师的智慧与远见,让她震撼,更让她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同千钧重担,却又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设想,更是导师对国家、对未来的深切期许,是他未竟的理想,如今,这份理想沉甸甸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读完最后一个字,凌希玥再也忍不住,捂住嘴,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回荡在每一个熟悉的角落。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导师欣慰的笑容,仿佛在对她说:“好孩子,路,要往前走。”她明白了,导师从未离开,他的精神,他的智慧,他的期望,都凝聚在这封信和这些手稿中,等待着她去传承,去实现。
良久,凌希玥擦干眼泪,指尖轻轻拂过信纸上导师的字迹,眼神中的迷茫与哀伤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澄澈,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洗尽铅华,只剩清明。她小心翼翼地将信和手稿放回木箱,心中已有了清晰的决定。
她要将导师这些珍贵的研究手稿整理、修订,然后出版成书,让导师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在网络安全领域探索的后来者,让“守护”而非“攻击”的理念,在更多年轻黑客心中扎根。她还要以导师的名义,设立一个专项基金,资助那些像她一样,对网络安全充满热情、却可能因家境贫寒而步履维艰的年轻人才,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为国家培养更多真正的网络安全卫士。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正好照在凌希玥的脸上,映出她眼中尚未干涸的泪光,却也照亮了她眼底深处那抹愈发明亮的光芒。那光芒中,有传承,有责任,更有希望。
那个曾经只为复仇而活、周身散发着冰冷气息的高冷天才黑客,此刻,肩上悄然多了一份沉重而光荣的责任。那是导师的遗志,是真正黑客精神的传承——用技术守护正义,用代码扞卫尊严,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庄严承诺。她轻轻合上木箱,将它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抱住了导师的整个世界,也抱住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传承的种子,已在她心中悄然埋下,沐浴着阳光与雨露,等待着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
喜欢国安谍影:苍穹无眠请大家收藏:(m.2yq.org)国安谍影:苍穹无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