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走到落地窗前,城市的霓虹在脚下铺成一条无声的银河。
楼下,一辆通体漆黑的迈巴赫静静地停在路灯的光晕之外,仿佛一头蛰伏于暗夜的巨兽。
车窗降下分毫,隐约能看见一个男人手肘搭在窗沿,指间一点猩红明灭。
是陆景深。
他没有再打开,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只是在那里,像一个沉默的坐标,标记着风暴中心的位置。
林夏没有回应,只是静静看了一眼,便拉上了窗帘。
她知道,这九个字不是搭讪,而是一种告知:我看见了,我在关注,这场戏,我亦是观众。
而她,只需要继续当好她的导演。
回到电脑前,林夏正准备调试下一期直播《会议室战场》第二季的脚本,一个行业群里弹出的消息截图,通过李曼的微信,狠狠刺入她的眼帘。
“听说天穹那个林夏,当年在职时情绪就不太稳定,现在搞出这么多事,是不是又复发了?”
截图下方,是一个匿名者甩出的一份PDF文件,文件名赫然是《关于原产品总监林夏任职期间心理状态评估的补充说明》,文件页眉标注着“内部参考,注意保密”的字样。
文件内容极尽抹黑之能事,将她正常的项目压力反应,扭曲为“情绪化决策”“缺乏团队抗压引导能力”,甚至暗示她曾因个人情绪问题导致项目延期。
落款处虽无具体署名,但那精准指向HR高层审批流程的专业术语,以及只有最亲近的搭档才可能知晓的几个项目细节,像无数根淬了毒的银针,瞬间刺破了林夏所有的心理防线。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血液仿佛在瞬间凝固。
就在这一刹那,一行冰冷的蓝色字体在她视野中浮现。
【系统提示:文档语气模式匹配度91.7%,与目标人物‘苏晴’过往邮件风格高度一致。】
【系统提示:关键词‘情绪不稳定’在近三个月相关对话记录中从未提及,属刻意植入构陷。】
苏晴。
林夏八年的项目搭档,一起啃过最硬的骨头,也一起分享过最耀眼的荣光。
她被裁员后,职位的第一顺位接替者。
她的闺蜜。
林夏死死盯着屏幕,指尖冰凉。
她划动鼠标,点开那份文件的详细信息,上传时间——她被暴力裁员后的第七天。
那天,正是天穹网络内部公示,任命苏晴为新任产品部高级总监的日子。
原来,她屁股底下的那把椅子,是用自己的名声和尊严垫高的。
怒火如岩浆般在胸腔里翻滚,但林夏的脸上却找不到一丝波澜。
她没有立刻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去质问,那太廉价了。
她要做的是清算,不是宣泄。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自己加密备份的个人工作云盘,调取了过去八年,所有与苏晴相关的项目协作记录。
从两人刚进公司时联合申报创新奖的青涩申报书,到后来共同主导核心项目的OKR互评邮件,再到每一次产品发布会的复盘纪要。
一条条,一桩桩,在系统的数据化分析下,那些被她忽略的细节,此刻被无限放大。
【系统提示:信息遮蔽指数持续上升。
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苏晴主导的项目汇报文件中,‘协同完成’‘联合开发’等表述减少67%,关键决策节点单独署名率提升至84%。】
最刺眼的一幕出现了。
在一份去年底已经公开发布的产品升级白皮书中,那个由林夏熬了无数个通宵,一手构建的,被誉为天穹APP年度最亮点的“女性用户情感锚点模型”,赫然被改写为“由苏晴总监团队原创并实践的方法论”。
那一刻,林夏终于彻底明白了。
这不是偶然的遗忘,更不是无心的疏忽。
这是一场处心积虑、长达数年的系统性抹除。
苏晴像一只工于心计的蜘蛛,不动声色地将属于两人的功劳,一根丝一根丝地缠绕到自己的网中央,直到最后,将她这个昔日的战友,彻底从历史中剔除。
她召集团队成员开了一场紧急闭门会议。
李曼和陈晓舟看着林夏那张平静到可怕的脸,都感到了一股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林夏没有解释太多,只是将那份PDF文件投到屏幕上,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我要做一期特别内容。关于一个女人,如何把战友的名字,从历史里一笔一笔划掉。”
“夏姐,这……”李曼感到了棘手,“苏晴和你的关系……毕竟你们曾是最好的朋友,这么直接撕,会不会被人说是我们为了流量,连闺蜜情都消费?”
陈晓舟也从法律角度冷静分析:“如果直接点名,并且内容涉及对方隐私或构成诽谤,我们可能会陷入名誉权纠纷。即便我们手握证据,也需要进行严谨的脱敏重构。”
林夏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她们的顾虑。
她拿起笔,在面前的笔记本上,缓缓写下三组关键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被辞退到被敬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