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的内容简洁得近乎冷酷:产品部高级总监苏晴,因个人健康原因,即日起休病假,由副总监暂代其所有职务。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场所谓的“病假”,是一张没有归期的船票。
苏晴,在坐上那把梦寐以求的椅子仅仅数周后,就被无形的力量掀翻在地。
然而,林夏还没来得及品尝胜利的滋味,反扑的毒箭已悄然射来。
翌日上午,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职场自媒体“深网观察”,发布了一篇名为《前高管精神评估报告外泄事件追踪》的独家报道。
文章通篇没有点林夏的名字,却字字句句指向她。
文中用一种悲天悯人的笔调,暗示泄露的报告本身真实性存疑,很可能是“某位心怀不满的前员工”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并加以篡改,意图制造舆论,打击前东家。
最阴毒的,是文末附上的一张模糊截图。
截图来自一个离职员工群,一个匿名账号正在询问:“有没有技术大佬教教,怎么伪造一份看起来很真的心理评估报告?”
这张图,就像一盆精准泼来的脏水,试图将林夏从受害者,扭转为处心积虑的构陷者。
李曼第一时间将链接发了过来,语气焦灼:“夏姐,这是冲着我们来的!太脏了!”
林夏点开图片,放大,那一行小字像毒蛇的信子,嘶嘶作响。
她嘴角的弧度却愈发冰冷。
垂死挣扎,也要拉她下水。
系统提示:图片信息残留微弱编辑痕迹。
设备ID:xxxxxxxxxxxx。
关联注册邮箱xxxxxxxxx,机主为苏晴的堂妹苏淼。
果然是她。
林夏冷笑一声。
苏晴大概以为,这种栽赃嫁祸的低级手段,至少能让她手忙脚乱地去澄清,去自证清白。
但她偏不。
她不否认,也不解释。
“王磊,”她直接在工作群里@了技术负责人,“把这张‘伪造指南’的截图给我反向加工一下,做成一张海报。风格要犀利,视觉冲击力要强。”
她顿了顿,敲下标题:“《他们教你怎样黑一个女人》。”
“海报底部,印上一行小字:当你质疑我说话的真实性,请先看看谁最怕我说真话。”
晚上八点,新一期直播如期开始。
然而,当观众涌入直播间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没有精心布置的背景,没有干练精致的妆容。
镜头里的林夏,第一次以一种近乎脆弱的姿态出现——素颜,发丝微乱,眼底带着无法掩饰的疲惫。
她身后的背景被虚拟成一条医院深夜的走廊,惨白的灯光拉出长长的影子,寂静而压抑。
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切入主题,只是静静地看着镜头,缓缓开口:“大家好,我是林夏。今天,我们不聊案例,聊聊生病。”
弹幕瞬间滚动起来。
“夏姐怎么了?!”
“这个背景……姐姐你还好吗?”
“确诊中度焦虑症那天,我没哭。”林夏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入每个人的耳膜,“因为我知道,真正让我生病的,不是KPI,不是熬夜,不是写不完的需求文档。”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穿透镜头,仿佛在凝视着某个人:“而是你信任了八年的人,在你倒下后,转身对所有人说,你疯了。”
话音刚落,她身后惨白的走廊背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精心剪辑过的视频。
视频以时间倒序的方式播放着。
最新的,是那张引爆舆论的功劳簿截图,林夏的名字被无情划掉。
往前,是两人共同站在发布会舞台上的意气风发。
再往前,是深夜会议室里,苏晴靠在她肩头疲惫睡去的侧脸。
再往前,是她们刚入职时,在工位上举着奶茶的青涩合影……
一幕幕,一年年,从疏离到亲密,从分割到融合。
视频的最后一帧,定格在项目庆功宴上,苏晴哭着紧紧拥抱她的画面。
画外音,是当年那段被无数人听过的祝酒词,此刻却显得无比讽刺:
“……我们要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做到退休!”
视频结束,画面切回林夏那张素净的脸。
弹幕疯了。
“破防了!我当场破防了!这才是真正的职场PUA!”
“杀了我也想不到还能这么倒放!太绝了!这比一万句指责都有力量!”
“我终于明白‘诛心’两个字怎么写了!”
林夏看着滚动的弹幕,情绪没有丝毫起伏。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有人说,这些都是我的一面之词。那好,”她对着镜头,眼神恢复了往日的锐利,“我今天发起一个‘记忆证人计划’。”
“我在此邀请所有曾经与我和苏晴共事过的同事、朋友,匿名或实名向我们的后台投稿,写下在你们的记忆里,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我们不需要评判,只需要还原。”
“我要让大家看看,一个人的历史,是如何被另一个人系统性地篡改和抹去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被辞退到被敬畏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被辞退到被敬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