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屋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病人面色苍白如纸,嘴唇青紫,浑身瑟瑟发抖,高热不退,还不时剧烈咳嗽。咳嗽声一阵接着一阵,每一下都像是要将肺腑咳出,伴随着的是他紧锁的眉头和痛苦的神情,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打湿了鬓角。
曾经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发髻如今凌乱地散落着几缕发丝,像是无力再维持往日的威严。他的嘴唇干裂起皮,微微颤抖,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沉重的喘息声,那声音仿佛破旧风箱拉动,带着嘶嘶的杂音。
高烧令他浑身发软,意识开始迷糊。
穿着华贵的家属们围在一旁,满脸悲戚,眼中满是绝望。
他们见到走在钟鹏举后面的老者,像见到救星一样,快速迎了过去。
家属中一位身形高大挺拔,身姿矫健,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干练的精壮的中年男子焦急地说道:“孙翰林医官使家父气若游丝,你前日开的药已经煎了六剂服用,未见疗效。你看今日再开什么药?”
被称为翰林医官使的高大老者愧疚地摆了摆手,指着钟鹏举道:“陈将军,陈大人的病情主要是在旅途上耽搁的时间太长了。本来一路上奔波劳碌,舟车劳顿,饮食和睡眠不规律,再加上陈大人一直郁郁寡欢、气血亏虚。按这位钟郎君的讲法就是免疫力下降,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下降,所以一染风寒就容易得病。”
陈将军疑惑地望着这个相貌平平的钟鹏举。
孙医官使郑重地介绍道:“这位钟郎君曾在军中协助军医行医,他对治疗风寒有独到的见解,他可能有办法。”
前太医令钟良瑞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孙医官的话。
为了抓紧时间,钟鹏举对众家属说:“事不宜迟,我来试试!”说完就要过去。
“且慢,你不是一个专业的医师,即使在军中跟军医学过又怎样,军医都是金疮医,不是疾医,你跟他学到的东西医不了风寒吧。”这时候陈将军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伸手阻拦道。
这个年轻人轻蔑地上下打量钟鹏举一番。傲然地说:“你知道他是谁吗?我父亲乃是堂堂的当朝司农卿,岂是你能耽搁得起的。”
司农卿乃朝廷中的九大公卿之一,专门负责农业官理、粮食储备管理和物资供给,一品,地位崇高。
陈将军此时心中也十分疑惑,在江州及到这里已经请了好几个有名的医师开药,到了这里连前朝太医令和现任翰林医官使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军医助手就可以解决?但看到两位都认可,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钟鹏举平静地对那位年轻人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不管贵贱,你父亲目前就是一个垂危的病人,医者仁心,我只是尽我的职责罢了,我不能容忍一个我可以救的人而不得救。”
钟鹏举不客气地说:“对我而言,你们叫风寒也好,我叫感冒也好,都是小病。但为什么对很多医师来说会感到很棘手,对很多病人来说却是致命的呢?”
众人一下子这个狂妄的家伙震住了,一齐盯着他。
那班年轻的医官更是气得怒目圆瞪,其中一个忍不住怒斥道:“在孙翰林医官使面前休得猖狂!”
钟鹏举昂然地说道:“为什么呢?一是医师水平有限,没有对风寒的生物学认识,他们只是根据古书和行医经验下药,难以做到准确对症下药,使病人病情耽误;其实感冒分为多种,有急性,有慢性,但大多都是病毒导致的身体机能出现问题,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生物体的均衡状态被破坏了,人体防御降低,导致其他病菌感染,甚至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引起肺炎、心肌炎、肾功能衰竭等。但我们现在的医师不知道病毒是病根,也不知道哪些药可以治病毒。”
“二是中医多是治根本的,中草药效果很慢,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使病情日益加重。”
“三是我们现在总体的医疗水平低,可供医师参考的治疗各种风寒的验方很少,有点经验的医师一辈子就是凭自己试验过的一两个治疗风寒的方子到处生搬硬套,至于效果如何全靠运气。”
“四是经济水平低,到处都缺医少药,老百姓生病后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选择不吃药抵抗疾病,使病情加重造成严重后果。加上病者亲属的错误操作,甚至会加深病者病情。”
钟鹏举一讲完,不等大家给反应,马上吩咐陈将军:
一先准备了大量煮滚过了的温水,让病人少量多次饮用,以此促进新陈代谢,带走热量;二为帮助身体散热,额头和后脖子处敷上湿巾,并为他用湿毛巾擦身。
三用小米熬煮成浓稠的米粥,或者加上猪肉沫,慢慢喂给病人。小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病人提供一定的能量。迅速补充能量。病人此时身体极度虚弱,免疫系统正与病魔激烈抗争,需要补充营养。
陈将军见孙医官等人都没有异议,只好安排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