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举设计制造出来的曲辕犁其特征有五:
一是变直辕为曲辕,旧式犁长一般为3米左右,前及牛肩;曲辕犁长2米左右,只及牛后。轻便,由二牛抬扛变为一牛牵引;灵活,转弯幅度小,占地面积少。
二是增装了犁评,是个长方形钢框,套在犁箭上,下有犁辕相依,上有深建管制,它前高后低,可以前后迁动,推进犁评、犁鑱就向下可深犁;拉回犁评,犁鑱就向上可浅耕。
三在犁箭后面加上两个并排的弹簧,能够根据土壤的阻力自动调整犁的深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耕种效率。
四是犁壁呈弧形,能把起出的土块翻过来,使土块上面的杂草埋在地下。曲辕犁的发明,使耕犁基本定型,在犁耕工具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是全部使用轻质钢打造。
以后,钟鹏举会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推出的曲辕犁有三种材质结构:全木、全钢和木钢混合。
木钢混合的曲辕犁,除了犁底、犁箭用钢打造以外,压镵、策额、犁辕、犁梢,大多用楗、梢、榫来连接固定。
在钟鹏举设计的曲辕犁造型中,以策额为中线,左右两边保持等量不等形的均衡;从色彩上来看,木材的颜色是冷色,而铁也是冷色,可以达到视觉上的均衡;犁铧为V形,是一种对称,可以给人以舒适、庄重、严肃的感觉,对称本身亦是一种很好的均衡。
在产品造型中,变化与统一是一条很重要的美学规律,也可称为形式美的总法则。变化的主要形式是对比,造型中突出地表现某些部分的差异程度。
钟鹏举设计的曲辕犁主体以直线为主。这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
曲辕犁的发明代表了夏国古代最基本最重要的的垦耕工具发展到了顶峰。直到20世纪末,在夏国一些传统农业种植区,仍可看到这种古式犁的身影。
曲辕犁的定型,古代农耕也从此定型为以“耕、耙、耖”为核心的精耕细作体系,有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隋唐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夏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到长江以南地区,使得长期以来“火耕水耨”的南方农业走上精耕细作的道路。这一转移到宋代才完成。
宋代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后来的元朝都难以达到这种程度。
所以钟鹏举相信,随着自己推广曲辕犁,会使本县的农耕迅速走上快车道,为农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夏国由北魏开始的均田制在隋唐时代继续实行,个体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加上曲辕犁的推广,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次高潮。
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
唐朝后期,由于人口南迁,加上土地开垦及大修水利,南方的粮食产量也大幅增加。
钟鹏举推出的第二种耕作工具是“木牛”(代耕架)。
在钟鹏举印象中,唐代新出现或有所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最值得一提的是耕翻农具人力“木牛”的应用。
它大致创始于唐代,到明代有较大的发展。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李衍总督陕西,遇连年旱灾,耕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进行困难,于是他“取牛耕之耒耜,反观索玩,量为增损,易其机发”,制成五种“木牛”,分别称为“坐犁”、“推犁”、“抬犁”、“抗活”和“肩犁”。
这些耕具适应山丘、水田和平地等不同耕作条件,使用人力二至三人,每日可耕地三、四亩。使用后的反映是“此具,其工省,其机巧,用力且均,易于举止”。
继后,嘉靖二十三年(1544)时任郧阳巡抚欧阳必进在郧阳府(今湖北郧县一带)也组织能工巧匠“仿唐王方翼遗制,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省力而功倍,百姓赖焉”。可惜两者的书、图和耕法都没有流传下来。
钟鹏举并没有看过“木牛”的详细资料,只是在大学辅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时浏览过它的图片和简介,但这不妨碍他能把它做出来,他是结合了现代的机械原理按自己的理解去设计和制造的。
他具体的设计是在田地两头分别设立的人字形钢架直插入泥土中,架上各装一辘轳,在辘轳中段缠以绳索,索中间结一小铁环,环与犁上曳钩,连脱自如。辘轳两头安装十字交叉的钢把,手扳钢把,犁自行前进。
三人合作,田地两头耕架各一人,交替相挽,一人扶犁,则使一来一往。
钟鹏举知道“木牛”(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机械角度看,它们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耕地机械上毕竟是一大进步。
“木牛”暂可解决耕畜缺乏的问题,然而,使用时人的体力消耗较大,且易损坏,用途单一,制造费用较高,效率不很理想,因此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使用。
此外,在夏国明代如灌溉农具拨车和风力水车,稻谷脱粒农具稻床等,也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或在以前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农用机具。夏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田水利工程以民间修建和小型为主。
钟鹏举也知道代耕架在夏国消失的原因。这种通过杠杆原理进行耕地的机械,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从现代机械角度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耕地机械上毕竟是一大进步。
所以钟鹏举设计制造的“木牛”对其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
在材质上他实质上是使用木钢合体或全钢,易损坏的地方都用纯钢打造,坚固耐用;优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采用现代先进的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耕作速度,并使之操作简便,降低人力消耗,能够完全能够取代畜力驱动的犁。
四日前在领到钟鹏举详细的图纸和说明书之后,一众工匠在钟华昌和钟华成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今日已经研制成功并交由村民试用改进。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