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日
从江州出发后的第四日。
杨吴政权的吉州,管辖范围大致包括今江西新干、万安两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永新等县地。现全州约有三十万户,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口。
钟林倍占领吉州之后,先会见以及走访了部分吉州各级官吏和各方代表了解情况,最后召集全州所属各县各级官吏进行集训,以虔州行营招讨使、百姓军节度使和洪州刺史钟鹏举的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旨在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和增加收入。
钟林倍对刘信残部和城内残余的守军共两千余人进行整军和改编,他把这支军队交给自己钟氏家族的十名教官,由他们按照钟鹏举的训练大纲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训。
杨吴政权时期,吉州由彭玕担任刺史(吉州被钟林倍攻破时随刘信逃跑)。他治理吉州20余年,对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开启了吉安城的繁荣局面。此外,杨吴政权还曾在新淦县设置制置使并派兵戍守,以图归属于梁国的虔州,吉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军事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吉州是杨吴政权的重要军事力量来源地之一。
909年,危全讽叛乱,自称镇南节度使,率领抚州、袁州、信州和吉州的四州人马北上,包围了洪州。
同年,杨吴派周本率军平叛,在象牙潭击败危全讽后,分兵攻取了吉州。此后,吉州的军队还曾被调往各地参与军事行动,如杨吴淮南节度副使陈璋进攻荆南时,抚州刺史刘信(刚被钟林倍打败)曾率领江、抚、袁、吉、信五州兵屯驻吉州,为陈璋声援。
杨吴政权采取保境安民政策,吉州作为江西的重要地区,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加上北方移民的迁入,吉州的丘陵山地得到开发,经济逐渐繁荣,成为杨吴政权重要的经济后方。
钟林倍颁布了一些发展人口、卫生、教育、航运、商业、农业和工业的优惠政策,具体的优惠措施按照钟鹏举的新政细则执行。
农业方面:
推广种植小麦。鉴于北方移民涌入吉州,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小麦种植技术,钟林倍鼓励当地适当种植小麦,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鼓励土地开垦。吉州地势多山,随着人口增加,钟林倍鼓励当地人民开发丘陵地区,扩大可耕种土地面积,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
发展航运,鼓励粮食贸易。吉州土沃多稼,粮食产量较高,稻米能运销荆、扬等州,当地商人还通过长江水系将粮食运往江南、湖广等地。
工业方面:
促使陶瓷制造业崛起。吉州窑出现于吉州永和镇。当地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柴薪燃料,且水陆交通便利,为瓷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吉州窑在初创期受到周边越窑和洪州窑的影响,所以钟林倍鼓励窑主采用乳白釉瓷制瓷工艺,节省成本,提高了竞争力,并逐渐转向白瓷发展方向,其产品可销售到河北、江苏、四川等地。
钟林倍在吉州休整一日时间。杨碧舰队遇袭的河道离吉州陆路有一百里,水路有一百三十里,杨碧和钟剑平留下受损的四艘军舰交由洪州水军处置,其余舰只继续朝吉州进发。他们两个换乘快马快速前来吉州汇报遇袭情况。
钟林倍其实就是钟鹏举。
知道内情的只有杨碧和钟剑平两个人,杨碧在旗舰上化妆扮演钟鹏举的角色。
杨碧骑着钟鹏举的另一匹汗血宝马,身着一套他平时穿戴的玄甲,女扮男装,只露出一双眼睛。
杨碧见到钟鹏举,鼻子一酸,差点当着钟剑平的面就要哭出来。钟鹏举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杨碧虽然自幼在其父亲前吴王杨行密的指导下熟读兵书,但军事实践还是太少了。仗打到这个份上已是很不错了。
这是他们与来自于吴越国的死士组织的第二次交手,这个神秘的组织拥有的武器和手段不比杨吴徐温的军队差,从徐温父子两次组织攻打江州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武器和手段还比不上原江州刺史勾洪的军队。勾洪与吴越勾结,获得了部分火器。
听完两人的详细叙述,钟鹏举不禁对这个死士组织刮目相看,他也没有料到对方能在短期内就作了这么周密的有针对性的部署。作为一个穿越者,钟鹏举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当中。
钟鹏举对两人分析道。
“钢铁怕三样——崩口、烧软、困死”,这短短九字道尽了死士们对钢铁战舰弱点的精准拿捏,每一字都对应着直击要害的破局逻辑:
“崩口”,是瞅准钢铁战舰最脆弱的“关节”下手。那些拼接的铆钉缝、甲板与船帮的咬合处,看似严丝合缝,实则是应力集中的软肋。死士们用烧红的狼牙锥反复捶打,利用热胀冷缩让金属疲劳开裂,再借着浪涌的力道撬扩裂口,就像掰断一根反复弯折的铁条——即便钢铁坚硬,持续的冲击也能让接缝崩成致命的伤口,冰冷的河水顺着裂口涌入,便是对“崩口”二字最残酷的印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