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在保持中央对军队绝对控制力的前提下,解决府兵制的痼疾?
他需要更深入的剖析,更犀利的观点。
扶苏打开图书馆的电子文献检索系统,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唐代、府兵制、改革、弊端、对策。
屏幕上瞬间弹出数百条结果。
他熟练地筛选着,点开一篇篇期刊论文的摘要快速浏览。
大多观点陈腐,或隔靴搔痒。
直到——一篇题为《均田崩坏与府兵制解构:唐代军事制度衰亡的深层逻辑与镜鉴》的论文摘要跳入眼帘。
摘要开篇便如刀锋般犀利:
“府兵之废,非募兵之过,实乃均田制瓦解后,帝国未能及时重构其军事动员之经济基础与组织逻辑所致。”
“其核心症结,在于‘兵农合一’模式与土地私有化、小农经济破产之根本矛盾!后世论者多归咎于玄宗怠政、藩镇坐大,实乃倒果为因!制度设计之缺陷,早已埋下倾覆之种!”
好尖锐!
好透彻!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脱节的致命矛盾!
这正是扶苏苦苦思索的关键!
他精神一振,立刻点开全文链接。
文章洋洋洒洒数万言,史料翔实,逻辑严密,鞭辟入里。
从均田制瓦解的经济根源,到府兵负担加重的社会现实,再到中央财政无力支撑、被迫下放权力给边镇节度使的无奈选择,层层剖析,最终得出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
唐代未能成功实现军事制度的“现代性”转型,指适应新经济基础的制度创新,是其由盛转衰的核心转折点!
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扶苏看得心潮澎湃,仿佛在迷雾中看到了一盏明灯。
他迫不及待地滑动鼠标,想看看是哪位大家写出了如此洞见深刻的雄文。
页面跳转到论文末尾的作者信息栏。
作者单位:帝都大学历史学院,客座研究员,作者姓名:李立仁 。
李立仁?!
扶苏的手指瞬间僵在触摸板上!
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猛地窜上头顶!
他没死!
他竟然没死!
不仅没死,还堂而皇之地在帝都大学历史学院挂着客座研究员的头衔!
在发表如此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那场足以熔金蚀骨的爆炸,那焦黑蜷缩的身体,难道都是假象?
金蝉脱壳?
李立仁,这个疯子,他对泰阿剑的研究,对古代秘术的掌握,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他潜伏在学术圈,是想做什么?
继续研究?
还是另有所图?
震惊、警惕、杀意,无数情绪在扶苏心中翻涌。
但仅仅几秒钟后,这些激烈的情绪如同退潮般迅速敛去,被一种冰封般的冷静取代。
他缓缓靠向椅背,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上那篇锋芒毕露的论文,嘴角,竟慢慢勾起一丝极其细微、却冰冷刺骨的弧度。
危险,往往也伴随着机遇。
李立仁,你躲在学术的象牙塔里,以为灯下黑就安全了?
你研究府兵制衰亡,研究得如此透彻。
那么,你一定也很想知道,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在一个全新的、尚未被“历史惯性”束缚的时空,比如初唐,你会如何设计一套完美的、避免重蹈覆辙的军事制度吧?
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计划,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在扶苏深邃的眼眸中激荡开层层涟漪。
他拿起手机,调出一个加密通讯界面,手指飞快地输入:
“蒙恬,目标出现。准备‘请君入瓮’。这一次,我们不做猎物。”
“我们,做那个抛出诱饵的猎人。”
图书馆巨大的玻璃窗外,秋日午后的阳光灿烂依旧,却仿佛带上了一丝凛冽的锋芒。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而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狩猎,已然在字里行间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2yq.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