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眯眯地看着李佑良,话锋却陡然一转,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敲打意味:
“不过嘛,杜淹杜大夫,乃陛下信任的御史,为人刚直,素有清名。他既然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弹劾属实,想必手中是握着些‘东西’的?李都督,你我皆为陛下肱骨,当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既然殿下已奉旨亲临,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都督一个清白。只是……”
他故意拖长了语调,目光在李佑良脸上停留片刻,又若有若无地瞟向李承乾,
“只是这‘东西’,若是‘打扫’得太干净,反倒显得心虚了不是?呵呵。”
这番话,绵里藏针,高明至极!
表面上像是在劝慰李佑良要相信朝廷公允,实则句句都是敲打和试探。
既点出了杜淹弹劾的分量,暗示证据的存在,又用“打扫得太干净”这种隐喻,似乎在提醒李佑良销毁证据要把握好尺度别太明显,更像是在试探李承乾——太子殿下,您看李佑良这“打扫”工作做得如何?
您信不信他的“清白”?
李佑良脸上的悲愤瞬间凝固了一下,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和恼怒,他急忙辩解:
“中书令此言差矣!臣行事光明磊落,何须‘打扫’?臣只是痛恨奸佞诬陷,乱我军心!殿下!臣……”
李承乾终于放下了酒杯,脸上露出一抹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笑容,抬手制止了李佑良的继续辩解:
“好了,李都督不必激动。孤奉旨而来,就是为了查明真相。清白不是靠言辞洗刷的,真相如同埋在沙砾里的金子,再厚的浮尘也掩盖不住它自身的光。”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李佑良和宇文化及,
“父皇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杜御史的弹劾,孤会详查。李都督的辩解,孤也记下了。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今日是接风宴,不谈公事,诸位,请继续饮宴。”
这番话,不卑不亢,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自己查明真相的决心,又表面上安抚了李佑良,还堵住了宇文化及继续挑拨试探的嘴。
他巧妙地避开了宇文化及抛出的陷阱,将话题重新拉回饮宴。
宴席在一种看似恢复热闹实则暗流汹涌的气氛中继续。
丝竹再起,舞袖翩翩。趁着众人推杯换盏,视线被歌舞吸引的间隙,李承乾不动声色地给了侍立在自己身后、脸色早已铁青的段志玄一个极其细微的眼神。
段志玄会意,如同影子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喧嚣的大厅。
另一边,李佑良的心腹将领,一个满脸横肉、眼神凶悍的校尉,端着酒杯,看似热情地凑到了坐在武将席位的李大亮身边。
他嗓门很大,带着边军特有的粗豪:
“李将军!久仰大名!您在陇右打的那些仗,真他娘的痛快!来!末将敬您一杯!以后在凉州,有啥事用得着兄弟的,尽管开口!”
他看似热情敬酒,身体却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李大亮的眼睛,带着明显的试探。
李大亮端坐如钟,面无表情地举起酒杯,声音沉稳:
“职责所在,不敢言功。”
他碰了碰杯,只是沾了沾唇。
那校尉见状,嘿嘿一笑,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自己人”的亲近感:
“李将军,您是太子殿下身边的心腹大将,见多识广。您看咱们李都督这事闹的,唉!纯粹是有些王八蛋眼红,故意构陷!殿下这趟来,应该就是走个过场,安抚下朝中那些嚼舌根的吧?查案什么的,也不会太较真,对吧?”
李大亮放下酒杯,抬起眼皮,平静地看向那名试图套近乎的校尉。
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和战场老将的漠然。
他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用他那惯常的、毫无波澜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段将军方才说了,某家只知护卫殿下周全。至于查案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校尉瞬间变得紧张的脸,
“自有国法,自有章程。刀剑认人,法度更认理。”
那校尉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如同被冷水当头浇下。
李大亮这话,比段志玄的怒骂更让他心头发寒!
这摆明了是油盐不进,公事公办!
他讪讪地笑了笑,不敢再多言,端着酒杯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宴席终于接近尾声。
华灯初上,都督府内依旧灯火通明。
喧嚣的丝竹和劝酒声渐渐散去,官员们带着酒意,在仆役的搀扶下纷纷告辞。
李承乾也回到了为他准备的精美院落。
他脸上那点应酬式的温和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冰冷的凝重。
屋内灯火通明,李大亮如同标枪般侍立在一旁。
“如何?”
李承乾沉声问道,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李大亮躬身,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
“回禀殿下,钦差符节已出示。城外东西两处大营主将虽略有迟疑,但未敢抗命。凉州军主力营盘及城中各处要害城门、武库、粮仓,均已由末将麾下亲兵持符节接管防务!凉州原有值守军士,暂时集中安置于校场营房,严加看守,不得随意走动。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2yq.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