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待所那张柔软得让他浑身骨头都觉得别扭的床上,方俊几乎一夜未眠。
熟悉又陌生的都市喧嚣,代替了南疆的炮火虫鸣,像一张细密的网,将他所有的睡意都阻隔在外。他的脑子里,一会儿是王卫国倒下的慢镜头,一会儿是李秀莲信上那冷冰冰的字迹,一会儿又是杨岚那双晶莹的眼眸……这些画面,像走马灯一样,交替上演,折磨着他那根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
第二天,就在他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不知所措地准备去食堂吃早饭时,103房间的吴志刚参谋,亲自找上了门。
“方俊同志,收拾一下。”吴参谋的表情,依旧是那种机关干部特有的、不远不近的严肃,“首长要见你。”
“首长?”方俊的心,猛地一跳,“现在吗?”
“现在。”吴参谋点了点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给你五分钟时间。军容整洁,明白吗?”
“明白!”
方俊立刻以战斗般的最高效率,飞快地整理了军容。他把自己那身还算比较新的军装穿戴得一丝不苟,裤线笔直,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甚至还把那双军用解放鞋,用刷子反复刷了好几遍。
他知道,这次见面,或许将决定他未来的命运。
跟着吴志刚,穿过几条种满了高大梧桐树的林荫道,他们最终,来到了一栋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门口的警卫级别,却明显比其他地方高出几个等级的红砖小楼前。
小楼有两层,很安静,周围种满了花草,像一个静谧的疗养院。
“首长就在里面。记住,进去以后,少说,多听。首长问什么,你答什么,不要乱说话。”吴志刚在门口停下脚步,极为严肃地低声叮嘱了一句。
“是。”方俊点了点头,感觉自己的手心,又开始冒汗。
吴志刚上前,与警卫员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推开了那扇厚重的木门。
一股混杂着淡淡的书墨香、陈旧木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中药味道,扑面而来。
客厅很大,布置得却异常简单。几张老旧的布沙发,一张看不出年份的茶几,墙上,挂着几幅领袖的画像和语录。唯一的装饰,就是一副写在宣纸上的、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的书法——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警卫员,从里屋走了出来,看到吴志刚,点了点头,然后目光转向方俊,低声说了一句:“首长在书房等你们。”
穿过客厅,是一间同样宽敞明亮的书房。
一整面墙,都被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占据着,上面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书籍。从《毛选》、《资本论》,到《二十四史》,再到各种军事理论着作,琳琅满目。
书房的另一侧,是一张宽大的、铺着绿色绒布的写字台。
一个身影,正背对着他们,坐在一把高背的木椅上,似乎正在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的风景。
那是一个看起来异常……瘦小的身影。
他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军装,头发花白,稀疏地贴在头皮上。从背后看,根本无法将这个身影,与军区“首长”这个充满威严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报告首长!司令部参谋吴志刚,带炮兵团方俊同志,前来报到!”吴志刚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方俊也跟着,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狂跳。
那把高背椅,缓缓地转了过来。
方俊终于看清了这位“老首长”的真容。
他的心,猛地收缩了一下。
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
那是一张被岁月和战火,雕刻得沟壑纵横的脸。皮肤,像干枯的老树皮一样,布满了老年斑和深深的皱纹。他的身材,比想象中还要瘦小,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显得空空荡荡,几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最让人心惊的,是他的左边袖管。那袖管,从肩膀往下,是空荡荡的,软软地耷拉着。
他是一位独臂将军。
可就是这样一位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他那双深陷在眼窝里的眼睛,却亮得惊人!那眼神,不像是一个老人该有的浑浊,而是如同鹰隼一般,锐利、清澈、充满了洞察一切的智慧和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
仅仅是被那道目光扫了一眼,方俊就感觉自己从里到外,仿佛都被看了个通透,不由自主地将腰杆挺得更直了。
“呵呵,来了?”
老将军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带着浓重的南方口音。
“小吴,你先出去吧。我跟这个小兵娃子,单独聊聊。”
“是!”吴志刚又敬了个礼,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还顺手关上了门。
书房里,只剩下了方俊和这位独臂将军。
气氛,一瞬间变得有些凝固。
方俊低着头,紧张得连呼吸都放轻了。
“你就是方俊?”老将军盯着他,看了足足有半分钟,才缓缓开口。
“是!首长!”
“嗯,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