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区的夜晚被突如其来的喧嚣撕裂。摩托车的轰鸣、皮靴踏地的嘈杂、粗暴的敲门声和呵斥声,混杂着孩子的哭闹与大人的哀求,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恐怖的画面。宪兵队和警察倾巢而出,挨家挨户地盘查,名义上是搜捕反日分子,实则是清水一郎布下的一张逼周瑾瑜现形的大网。
周瑾瑜藏身的大杂院自然也未能幸免。他躲在昏暗的小房间里,能清晰地听到外面院子里传来的呵斥和翻箱倒柜的声音。老陈早已出去打探情况,房间里只剩下他一人。他屏住呼吸,手枪握在手中,藏在长衫之下,身体紧绷如弓,耳朵捕捉着门外的一切动静。
脚步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他的门外。
“开门!检查!”粗鲁的日语伴随着重重的敲门声响起。
周瑾瑜深吸一口气,将手枪更深地藏好,脸上瞬间切换成一种带着惶恐和讨好的表情,走过去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两名日本宪兵和一个点头哈腰的中国警察。宪兵的手电筒光束立刻打在他脸上,刺得他眯起了眼睛。
“你的,什么人?住在这里的?”为首的宪兵操着生硬的中文问道。
“太君,小的姓李,是做点小生意的,刚租下这间房不久。”周瑾瑜微微躬着身子,语气谦卑,带着底层小商人特有的那种谨小慎微。
“做什么生意?”宪兵上下打量着他。
“倒腾点针头线脑,偶尔也帮人捎带点关内的土产。”周瑾瑜回答得滴水不漏,这些身份背景老陈早已帮他铺垫好。
另一个宪兵不耐烦地推开他,闯进房间,用手电筒四处照射。狭小的房间几乎一览无余,除了那张破床、一张旧桌子和几件杂物,别无他物。宪兵用刺刀挑开床上的破被子,又踢了踢角落的杂物堆,没发现什么异常。
“有没有看到什么可疑的人?或者陌生人?”警察在一旁帮腔问道。
“回长官的话,没有啊。这院子人来人往的,都是些苦哈哈,没啥特别的。”周瑾瑜搓着手,一脸老实巴交。
搜查的宪兵似乎没发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骂骂咧咧地退了出来。手电光最后在他脸上扫了一下,周瑾瑜适时地露出如释重负又带着点惶恐的表情。
“老实待着!发现可疑情况立刻报告!”警察丢下一句话,跟着宪兵走向下一个房间。
门被重新关上,周瑾瑜靠在门板上,后背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刚才那一刻,如果宪兵搜查得更仔细些,或者要求搜身,后果不堪设想。清水一郎的这一招“打草惊蛇”确实狠辣,极大地增加了他的暴露风险。
他不能在这里久留了。这次搜查虽然侥幸过关,但难保不会有下一次,或者邻居在压力下说出什么。他必须尽快转移,而且要找到一个比这里更安全、更不容易被大规模搜查波及的地方。
他想起了组织在哈尔滨近郊准备的一个极其隐秘的安全点,那是一个废弃的砖窑,位于一片荒芜的河滩地,平时人迹罕至。那里条件艰苦,但胜在绝对隐蔽。他需要等到夜深人静,搜查稍微松懈时,再设法潜出城区,前往那个砖窑。
与此同时,在特高课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清水一郎正听着手下关于道外区搜查进展的汇报。结果并不理想,没有抓到周瑾瑜,甚至连像样的线索都没有。
“课长,道外区范围太大,人口复杂,这样大规模的搜查,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引起民怨。”一个手下小心翼翼地汇报。
清水一郎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这个结果,他并非完全没有预料到。周瑾瑜如果那么容易就被抓到,也就不配做他的对手了。
他挥了挥手,让手下出去。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哈尔滨沉沉的夜色。直觉,那种如同野兽般敏锐的直觉,再次在他心中躁动。他几乎能“闻到”周瑾瑜就在这座城市里,像一条潜入深水的鱼,暂时躲过了渔网,但绝没有离开。
他复盘着整个事件:小野寺家书房的潜入、顾婉茹恰到好处的出现、周瑾瑜的失踪、以及现在道外区搜查的无果……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周瑾瑜是一个极其专业、冷静且拥有强大支援网络的对手。常规的搜捕,恐怕难以奏效。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墙上的地图,但这次,他看的不是道外区,而是周顾二人居住的那片公寓区域。
既然暂时抓不到周瑾瑜,那么,突破口或许真的只能放在他那个看似柔弱,实则可能同样不简单的妻子身上了。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接通了监视顾婉茹的小组。
“周顾氏那边,有什么异常吗?”
“报告课长,没有异常。她一天都没有出门,只是在傍晚时分,下楼在报摊买了一份今天的《滨江日报》。”
买报纸?清水一郎眉头微蹙。一个深居简出、需要“静养”的孕妇,买报纸做什么?看新闻?还是……有其他用途?
“她买报纸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谍战:哈尔滨1941请大家收藏:(m.2yq.org)谍战:哈尔滨1941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