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端着茶盏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地抿了一口,才缓缓道:“淑妃有心了。陛下既开恩复位,妹妹日后谨言慎行,和睦宫闱,便是最好。”
“娘娘教诲的是。”萧淑妃笑着应下,自顾自在皇后下首最近的座位坐下,那位置,原本因她被降位而空置许久,如今再次迎来了它的主人。
接下来的请安,便在一种看似和谐、实则暗流涌动的气氛中进行。萧淑妃显然有意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言语间不时提及往年协理宫务的“经验”,或是对某些宫规旧例发表看法,隐隐有与皇后分庭抗礼之势。而皇后则始终保持着中宫的沉稳,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偶尔才不轻不重地提点一两句,既不失威严,也暂未与萧淑妃正面冲突。
伍元照冷眼旁观,心中明了。皇后的隐忍,或许是因为无子的底气不足,或许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亦或是皇帝早已有过交代。而萧淑妃的急切,则暴露了她复位后急于挽回损失、重掌权柄的心态。这两股力量之间的摩擦,恐怕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后宫的主旋律。而对她自己而言,这既是风险,也未尝不是机遇。鹬蚌相争,渔人未必不能得利,关键在于如何在这夹缝中,既能保全自身,又能悄然发展。
请安结束后,伍元照随着众人退出凤仪宫。刚走出不远,便听到身后传来萧淑妃带笑的声音:“伍昭仪留步。”
伍元照停下脚步,转身,垂眸行礼:“淑妃娘娘有何吩咐?”
萧淑妃缓缓走近,她身上浓郁的玫瑰香膏气味扑面而来。她上下打量着伍元照,目光在她那身素雅却不失身份的湖蓝色宫装上一扫而过,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没什么吩咐,只是想着,如今本宫复位,这宫里日后走动难免更多。伍昭仪是聪明人,应该明白,在这深宫里,光会生养皇子、一味装贤德示弱,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清风向,知道谁才是真正能倚仗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话已是近乎赤裸的拉拢与威胁并存。伍元照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温婉恭顺的模样:“淑妃娘娘金玉良言,臣妾受教。只是臣妾愚钝,只知道尽心侍奉陛下、皇后娘娘,照顾好五皇子,谨守本分,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至于风向大势,自有陛下和皇后娘娘圣心独断,非臣妾所能妄加揣测。”
萧淑妃盯着她看了片刻,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丝毫伪装的痕迹,但伍元照的眼神清澈而平静,无懈可击。最终,萧淑妃嗤笑一声:“好一个‘谨守本分’!但愿伍昭仪能一直记得今日之言。我们……来日方长。”说完,扶着宫女的手,仪态万方地转身离去。
伍元照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目光微沉。萧淑妃的敌意和拉拢企图都已明确,这意味着,未来的路将更加难行。
【系统提示:成功应对凤仪宫请安。识破萧淑妃拉拢/威胁意图,以“恪守本分”立场成功规避,未予对方明确口实。对皇后与萧淑妃间潜在矛盾观察度提升。萧淑妃敌意持续,需加强防范。】
正月初五至元宵 暗潮下的蛛丝马迹
年节里的宫廷,表面上依旧是一派歌舞升平。各类宴饮、赏灯、观戏活动接连不断。伍元照恪守着“和光同尘”的原则,在各种活动中始终保持低调,既不刻意出风头,也绝不失礼于人。她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欣赏歌舞,偶尔与相熟的妃嫔交谈几句,话题也多围绕着孩子、女红或是节令风俗,绝不涉及宫闱是非。
她的沉稳与谦逊,似乎进一步赢得了皇帝的好感。在一次小型家宴上,皇帝甚至主动问起五皇子近日读什么书,习字如何,言语间透着寻常父亲的关切。伍元照一一恭敬回答,言辞恳切,却绝不趁机炫耀儿子聪明或自己教导有方,反而再次将功劳归于皇帝福泽和宫中教化。皇帝听后,微微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下,伍元照并未放松警惕。她吩咐心腹太监常福和掌事宫女云岫,加派人手,格外留意长春宫(萧淑妃居所)和凤仪宫(皇后居所)的动静,尤其是两宫人员往来、物资调配、以及任何异常的人员调动。
同时,关于宫女小菊溺毙案的暗中调查,也在极其谨慎地进行。那个与小菊同乡的浣衣局宫女,在被常福的人再次暗中接触并给予一定安抚和保证后,又断断续续回忆起一些细节。她说小菊在出事前那几天,确实心神不宁,有一次深夜偷偷哭泣,被她撞见,追问之下,小菊只含糊地说,前几天晚上替主子去长春宫附近给一位相熟的姐姐送东西回来晚了,好像……好像撞见长春宫侧门有人影闪动,似乎是一男一女,举止亲密,但天黑看不清,她吓得赶紧跑开了,之后就一直害怕,总觉得有人盯着她。
“长春宫侧门……深夜……一男一女……”伍元照看着常福秘密呈上的纸条,心下了然。这线索虽然依旧模糊,却将小菊的异常和死亡,更加清晰地指向了长春宫,并且可能涉及宫闱秘事——私会。这在宫中是足以致命的大罪!萧淑妃是否知情?甚至……是否参与其中?小菊的死,是为了灭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请大家收藏:(m.2yq.org)盛世天下之九五至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