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你没事吧?”郑知远冲上前,看到林牧之安然无恙,长舒一口气。
林牧之摇摇头,指着那些炸药和匪徒:“幕后主使,绝非黑狼帮余孽这般简单。审,仔细审。”
......
翌日,县衙公堂。
证据确凿,匪徒对埋设炸药、意图炸毁水渠、破坏工坊的罪行供认不讳。严刑之下,独眼狼终于熬不住,招认出受“雍州来的大人物”指使,并提供了信物和部分往来密信线索,直指宝光斋赵员外乃至其州府后台!
满城哗然!百姓震怒!
“原来是这些奸商狗官!”
“断我活路!其心可诛!”
...
林牧之当众宣布,将涉事匪徒依法严惩,并将证据链整理成文,准备上呈州府及朝廷,讨还公道。
此举,既严惩了元凶,又将矛盾的焦点引向了外部势力,巧妙化解了内部的思想纷争。
经此一役,守旧派声势大跌。孔孝廉一病不起,王秀才等人颜面扫地,再不敢公开质疑工坊与蒙学。百姓更是看清了谁才是真正维护寒川利益的人,对林牧之与工坊的拥护达到顶点。
......
风波过后,蒙学堂重新开课。
林牧之亲自授课。他没有再提昨日的争执,而是在讲堂上,画下了一条线。
“此乃水渠剖面。”他平静道,“匪徒欲炸之处,在此,在此,亦在此。”他标出了几个关键点。
“为何是这些点?”他问学子。
学子们面面相觑。
“因这些点受力最巨,一旦毁坏,整体崩塌。”一个年纪稍大的工匠子弟犹豫着回答。
“善。”林牧之点头,“何以知之?”
“因...因水冲之力,坝体之重...”
“这便是格物之理。”林牧之道,“知水之性,知坝之固,知力之传导,故可预判其害,亦可加固其防。若不知,则只能听天由命,或如匪徒般,徒然破坏,终难成事。”
他又道:“昨日,我何以敢带十人潜入敌后?”
“因二少爷知敌之布局,知地之形势,知己之所能。”苏婉清轻声接口,眼中闪烁着明悟的光芒。
“然也。”林牧之目光扫过所有学子,“知匪徒之谋,需情报之知;知地形之利,需地理之知;知拆除之法,需格物之知;知擒贼之机,需技击之知。知行合一,方能破局。”
他声音清朗,传遍讲堂:“空谈道德,不能退敌;死读诗书,不能拆弹。唯有以知导行,以行证知,知行合一,方能格物致用,匡世济民。此,方为寒川之学,实用之道!”
学子们听得目光炯炯,心潮澎湃。昨日惊心动魄的一切,此刻化为了最生动的一课。
皇甫嵩悄然站在窗外,听着讲堂内的话语,老脸微红,心中震撼无以复加。他毕生所求的“道”,在此刻变得如此清晰而有力。那不是虚无缥缈的义理,而是扎根于现实、经世致用的真知!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他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此子所倡,非是异端,实乃...大道也!”
他心中那份固执的偏见,终于彻底动摇。
课后,皇甫嵩找到林牧之,郑重长揖:“林先生,昨日之言,如醍醐灌顶,令老夫汗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方为真道。老夫...受教了!”
林牧之扶起他:“皇甫先生言重了。道,在行而不在言。寒川之路,仍需先生鼎力相助。”
皇甫嵩肃然道:“敢不从命!”
自此,工坊与蒙学的发展,少了一份内部的阻力,多了一份外部的助力(皇甫嵩开始动用自身影响力,缓和来自州府的部分压力)。
而“知行合一”的理念,也随着这场风波,深深植入了寒川军民的心中,成为工坊与蒙学的灵魂。
寒川,在实践的淬炼中,愈发坚韧。
然而,林牧之清楚,炸渠风波背后的黑手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正在远方汇聚。
他看向工坊深处那戒备最森严的院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是时候,让某些人,付出真正的代价了。
喜欢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