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核心的吸引力。
告示承诺:
“格物学堂毕业生,经考核优异者。”
“可直接荐入幕府营造局、火器局、船运局等对应各局充任技术吏员。”
“享相应俸禄,前程远大。”
这意味着,一旦学成,就直接端上了“官饭碗”。
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成为了邓名统治体系中的一员!
而军事学堂的承诺则更加直接:
“毕业学员,按成绩高下,直接授以队正、哨官乃至营级见习参谋等军职。”
“投身行伍,便是军官!”
在这“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时代。
还有什么比一条清晰、直接、且有保障的晋升通道更吸引人的呢?
在许多人看来,这无疑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邓名用这种方式,不仅是在培养人才,更是在用实实在在的利益。
构建一个忠于自己、依附于自己新政权的利益共同体。
其深远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正因为资源有限且要求极高。
这两所学堂的首期招生规模被严格控制。
湖广格物学堂,计划首期仅招收二百人。
邓名考虑到这个只是第一期的学员。
而且目前的条件下,他没有足够财力普及教育。
只能先挑选一些聪慧的少年入学。
以后将来地盘扩大以后,教育普及,财力足够,才会招收更多的学员。
面对数以千计的报名者,选拔极为严苛。
首要条件便是 “略通文墨,晓算数,心智聪颖” 。
负责初选的教化局官员和几位老匠师。
需要从那些年轻人中,挑选出最有悟性和潜力的一批。
这二百个名额,可谓百里挑一。
武昌军事学堂 的规模稍大,首期计划招收 五百人。
但其选拔标准同样毫不放松。
除了基本的身体素质、武艺根基和忠诚度审查外。
“能识常用字、会基础算数” 成了一条硬性标准。
最终,当首批七百名(格物二百,军事五百)学员名单尘埃落定时。
无论是入选者还是落选者,都清晰地意识到:
能踏入这两所学堂的门槛,本身就已是一种荣耀和资格的象征。
-
他在首次对初步筛选出的百余名学员训话时,声音铿锵:
“你们在这里,要学的不是如何当一个大头兵,而是要学会如何带兵,如何打胜仗!“
”我要的,是能独当一面的学员、乃至未来的将军!“
”你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未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肩负着无数弟兄的性命和抗清大业的希望!”
“望尔等勤学苦练,莫负韶华,莫负此身所学!”
尽管筹备工作千头万绪,招生选拔琐碎繁重。
但看着那些被选拔出来的、眼中闪烁着求知欲和抱负的年轻面孔。
邓名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只是开始,但他相信,种子已经播下,只待时间来收获参天大树。
喜欢明末:铁血山河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铁血山河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