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过去一周后,周远站在沙盘前,手指沿着规划中的线路缓慢移动。这条被命名为天脊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将从青海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向东延伸,跨越八百公里高原山地,最终接入国家电网主网。
3号到7号塔之间需要重新勘测。周远对围在沙盘旁的团队说,冻土层变化比预期复杂,原有设计可能需要调整。
林涛迅速在平板电脑上记录着,而王铁军则皱着眉头盯着沙盘上的一个小红旗标记:周工,那个标记是怎么回事?
周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是环保部门最新标注的藏羚羊迁徙通道。每年春季,成千上万的藏羚羊会从那里经过。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张明大步走进来,脸色异常严肃:出事了。环保组织在7号工地拉横幅抗议,说我们的线路会切断藏羚羊迁徙路线,已经联系了媒体。
周远心头一紧。7号工地正是他暴风雪中救人的地方,也是线路上的关键节点。
我亲自去看看。周远抓起外套。
等等。张明拦住他,省环保厅的人也来了,要求暂停7号至9号工地的施工,重新评估环境影响。这事已经惊动了公司总部。
周远深吸一口气:给我三天时间。如果现有线路确实对藏羚羊迁徙有重大影响,我会提出修改方案。
张明盯着他看了几秒,终于点头:三天。但记住,周远,任何线路修改都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工期延误。董事会那边...不会高兴的。
越野车颠簸着驶向7号工地,周远透过车窗看到远处的山坡上已经支起了几顶彩色帐篷,横幅上保护藏羚羊家园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听说领头的是个藏族姑娘,林涛一边开车一边说,对高原生态非常了解,引用了大量科学数据,连环保厅的专家都不得不重视她的意见。
周远心中一动:她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卓玛...等等,不就是带您参观村子的那个...
车还没停稳,周远就看到了卓玛。她穿着传统藏袍,站在一群环保志愿者前面,正对着摄像机讲述着什么。阳光照在她轮廓分明的脸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周远下车时,卓玛也看到了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卓玛微微点头,然后继续她的发言。
...这片草原是藏羚羊迁徙的关键通道,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如果在这里建设高压电塔和线路,将永久改变它们的迁徙模式,对这个濒危物种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周远静静地站在人群外围听着。卓玛的普通话比上次见面时流利了许多,言辞间引用了大量生态学研究数据,显然做了充分准备。
发言结束后,媒体记者和环保厅官员开始讨论。周远趁机走向卓玛。
没想到再次见面是这样的场合。周远轻声说。
卓玛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周工程师,我没有选择。你们改变线路规划后,正好横穿藏羚羊的生命线
改变规划?周远一愣,我们一直按最初批准的路线施工。
卓玛从背包里取出一份地图展开:这是你们三个月前提交的环保评估报告中的线路,而这是实际施工的线路。她的手指点着两处明显不同的地方,你们为了避开一段复杂地形,向西偏移了2.3公里,正好穿过迁徙通道的核心区。
周远仔细对比地图,额头渐渐渗出冷汗。确实,施工线路与批准线路存在差异,而这个决定是他在遇到一段难以攻克的地质断层后做出的。
我当时认为这点偏移在允许范围内...周远喃喃道。
对你们来说是一点偏移,对藏羚羊却是生死攸关。卓玛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有力,它们遵循的是千年不变的基因记忆,不会因为人类的电线而改变路线。
周远望着远处起伏的草原,想象着春季成千上万只藏羚羊奔腾而过的壮观景象。作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征服自然,却很少考虑如何与自然共存。
给我三天时间。周远突然说,我会提出一个新的方案。
卓玛惊讶地看着他:你愿意重新考虑线路?
不全是。周远的目光变得坚定,我需要找到既能保证电力输送,又能保护藏羚羊的方法。这很难,但值得尝试。
卓玛沉默片刻,伸出手:三天。但如果没有令人信服的方案,我们会继续抗议,直到工程停工。
回到指挥部,周远立即召集技术团队紧急会议。当他说明情况后,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改线路?现在?王铁军拍案而起,周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所有已完成的基础都要废弃,新线路需要重新勘测、设计、审批...至少延误半年工期!
而且成本会翻倍。财务主管补充道,董事会绝不会批准。
周远平静地等大家发泄完,才开口:我没说要完全放弃现有线路。我在想...能否在藏羚羊迁徙通道处采取特殊设计,既保留线路,又不阻断迁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