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快来看我的科学展作品!
八岁的小格桑像一阵小旋风般冲进研究中心,辫子跑得散开了一半,小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她拽着周远和卓玛的手就往学校方向拉,完全不给大人放下手中文件的机会。
慢点,小羚羊。卓玛笑着整理女儿凌乱的头发,什么作品这么神秘?连我们都不能提前看?
惊喜!小格桑神秘地眨眨眼,那神态活脱脱就是个小卓玛,老师说这是全校最好的科学项目!
高原阳光小学的礼堂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科学展板,从太阳能灶具到简易机器人应有尽有。但小格桑的展台前围观的人最多——那是一个精致的输电塔模型,塔身用银色铝箔包裹,塔基周围是用苔藓和小石子制作的微型地形,几只玩具藏羚羊散布其间。
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模型会——塔身随着隐藏的小马达轻微起伏,塔基处的LED灯则随着节奏变换颜色。
这是...周远蹲下身,仔细观察女儿的作品。
会呼吸的铁塔!小格桑骄傲地按下展台上的一个按钮,模型立刻发出轻柔的声,看,当风大时...她对着模型吹气,塔身的立刻变得急促,LED灯变成警示的橙色,它知道自己要站稳!
卓玛惊讶地看着女儿:这是动态适应系统的模型?
不只是!小格桑又按下另一个按钮,模型底部弹出几条小通道,羊羊可以从下面安全走过去。还有这个...她指着塔腰处一个小装置,当小鸟停在上面时,它会记录天气数据!
周远和卓玛交换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眼神。这个八岁孩子竟把他们多年工作的精华——动态结构、生态通道、生物监测——全部融入了一个小学科学项目中。
小格桑,周远声音有些哽咽,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很简单啊。小格桑歪着头,铁塔要像大树一样会弯腰才不会断,像妈妈一样温柔才不会吓跑小动物,还要像爷爷一样聪明才知道天气变化。
这番童言稚语引来周围家长和老师的阵阵赞叹。校长走过来,热情地握住周远和卓玛的手:您们的女儿真是个天才!她完全理解了工程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理念。
正当一家人沉浸在骄傲中时,周远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完电话,他的表情变得凝重:强沙尘暴预警,可能影响7号到12号塔区。
卓玛立刻查看自己的生态监测APP:不好,那片区域正值藏羚羊产羔季,还有几群正在迁徙途中。
我得立刻去指挥部。周远匆匆亲了亲女儿额头,小格桑,你的作品太棒了,晚上我们好好庆祝。
我也要去!小格桑拽住父亲的衣角,我的铁塔能帮上忙!
通常情况下,周远会拒绝。但看着女儿眼中闪烁的坚定,他鬼使神差地点了头:好吧,但必须听指挥。
紧急指挥室里,气氛紧张。气象卫星图像显示,一场罕见的强沙尘暴正从西北方向袭来,预计六小时内到达项目区。
按应急预案,我们应该降低塔身高度减少风阻。周远指着屏幕上的数据,但这样会压缩塔下的生态通道空间。
不行,卓玛反对,监测显示至少三群藏羚羊正在那些通道中休息。突然降低高度会惊扰它们,尤其现在有很多新生幼崽。
技术团队分成两派,争论不休。小格桑安静地坐在角落,认真听着大人们的讨论,小手不停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画着什么。
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周远最终拍板,保护生命优先。暂不降低塔身,改为增加拉索加固。
就在方案即将确定时,小格桑突然举手:爸爸,我有个问题。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看向这个小朋友。
什么问题,宝贝?周远柔声问。
为什么不让小鸟告诉铁塔危险来了?小格桑天真地问,就像我的模型那样。
一阵善意的轻笑在会议室里响起,但周远却若有所思:小格桑,你是说...
鸟类对气压变化比仪器还敏感。卓玛突然反应过来,如果我们在塔顶加装鸟类监测器...
就能提前15到20分钟获得预警!周远兴奋地接上,这样就有足够时间引导藏羚羊转移到安全区域,再降低塔身!
技术团队立刻行动起来。林涛带着一组人去安装临时鸟类监测器,王铁军则组织牧民协助引导藏羚羊群。小格桑的建议创造了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风暴来临前两小时,老村长多吉次仁带着几位村中长者来到指挥部。他们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传授古老智慧的。
看云脚的方向,老人指着窗外,这场风会比预报的早到,但走得更快。
周远本想说现代卫星更准确,但卓玛轻轻摇头。她调出实时数据对比,惊讶地发现老人们的预测与最新卫星修正完全一致。
爷爷怎么知道的?小格桑好奇地问。
孩子,多吉次仁慈爱地摸摸她的头,大山和天空会说话,只要你愿意听。
就这样,现代科技与传统智慧罕见地联手应对这场危机。卫星数据、生态监测、鸟类预警和观天象经验全部被纳入决策系统。当沙尘暴最终来袭时,所有藏羚羊群都已安全转移,输电塔也通过动态调整经受住了考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