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评审会前夕,一场意想不到的危机突然降临。
深夜,急促的警报声撕裂了大连湾的宁静!不是来自盾构始发井,而是来自距离隧道轴线约200米外海域的一个**地质勘探孔**!
“周总!紧急情况!SK41+320附近海域的GZ-07号勘探孔发生**严重涌水喷砂**!孔口装置被冲毁,大量海水携带泥沙喷涌高度超过10米!附近海面出现明显漩涡!”对讲机里传来勘探负责人惊恐的呼喊。
周远的心猛地一沉!GZ-07孔!他立刻调出图纸——这个孔正好打穿了F7高压富水破碎带的一个主要导水通道!勘探结束后的封孔,可能未能完全封堵住高压水!
“启动海域应急预案!立即通知海事部门封锁相关海域!所有施工船舶远离喷涌点!”周远一边下令,一边抓起安全帽冲出门外。刺骨的海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但他浑然不觉。
快艇在漆黑汹涌的海面上疾驰,颠簸得像一片叶子。探照灯的光柱下,那喷涌而出的巨大水柱如同海怪愤怒的触手,在夜色中狂舞,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海水裹挟着泥沙,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快速扩大的浑浊漩涡区,散发着令人不安的气息。
更可怕的是,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距离喷涌点最近的、设置在隧道轴线上的**孔隙水压力计**读数正在**急速下降**!
“压力降了0.4MPa!而且还在持续下降!”张明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数据,脸色煞白。
“糟了!”周远瞬间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高压水找到了新的、更‘容易’的宣泄通道——这个失控的勘探孔!这意味着,原本作用于我们未来隧道开挖面上的巨大水压,正在被这个‘意外泄压口’快速释放!”他的声音在海风中显得异常冷峻。
“这是好事啊?压力降低了不是风险变小了?”旁边一位工程师不解地问。
“**短期看似利好,长期埋下巨患!**”周远厉声道,“这种无序的、剧烈的泄压,会彻底打破F7带原有的水文地质平衡!就像抽掉承重墙的一角!”他指着屏幕上快速下降的压力曲线,“首先,这种剧烈的压力波动,会扰动地层,可能导致周边未扰动区域应力重分布,诱发局部不稳定甚至塌陷!其次,也是更要命的——当这个勘探孔的涌水最终被控制住(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控制它),被封堵后,F7带的水压会**重新积累**!但重新积累的过程和最终的平衡压力点,将变得**极不可预测**!我们原先基于详勘数据建立的压力模型和盾构参数设定,将全部失效!未来盾构机掘进至此,将面对一个被我们人为扰动过的、充满未知的‘高压火药桶’!”
快艇在喷涌点附近危险地徘徊,巨大的水声几乎淹没了他的话音。探照灯光下,周远的脸庞在海浪的阴影中显得无比凝重。额角那道疤痕,在紧急闪烁的红色警报灯光下,仿佛被重新点燃。大连的海底之战,尚未正式打响,一场由意外勘探孔引发的、关乎整个工程水文地质基础的风暴,已咆哮着扑面而来。他望着那愤怒的喷涌水柱,眼神锐利如刀——必须立刻、彻底地制服这个失控的“海眼”,否则,整个跨海大盾构项目,将蒙上无法驱散的致命阴影。
---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