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裹挟着上游的泥沙奔腾而过,在长沙城下刻画出复杂的水系脉络。周远站在湘府路站深达三十米的基坑底部,脚下是粘稠得如同沥青的**网纹状红粘土**。雨水敲打着巨大的防雨棚,发出沉闷的鼓点,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味和隐约的霉味。五十岁的总工程师眉头紧锁,手中捻着一块刚挖出的土样,指尖传来的触感滑腻而沉重。
“周总,基坑东侧边坡监测点S-08,水平位移24小时增量达到**5.1mm**!超过黄色预警值!”监测组长焦急的声音穿透雨幕。他手中的平板电脑屏幕上,代表边坡位移的红色曲线正以不祥的斜率向上攀升。
周远蹲下身,将土样凑近强光手电。灯光下,土块内部的灰白色网纹如同扭曲的血管,吸饱了水份,呈现出一种危险的饱和光泽。“典型的 **高液限、高蒙脱石含量膨胀土**。”他沉声道,手指用力一捏,土块竟如橡皮泥般变形,却难以碎裂,“雨水入渗,蒙脱石晶格吸水膨胀,土体强度骤降,边坡正在失稳的边缘。”
他抬头望向基坑上方。连绵的春雨让整个工地变成了泥潭,重型设备在泥泞中艰难挪动,深一脚浅一脚的工人们穿着沾满泥浆的雨靴,脸上写满了疲惫。更远处,基坑边缘紧邻着一片老旧的低矮居民区,最近的一栋红砖楼距离基坑边缘只有不到十五米。那5.1mm的位移,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启动基坑应急加固预案一级响应!”周远的声音在雨中格外清晰,“立即执行:1、基坑内所有非抢险人员撤离;2、东侧边坡坡脚紧急堆载反压;3、启用备用降水井群,加大坑内降水力度,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4、在S-08点区域,立即打设一排**微型钢管桩+预应力锚索**组合支护,桩长深入潜在滑裂面以下3米!张明,你负责锚索张拉力与位移变形的实时联动控制算法调试!”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基坑如同被惊醒的蜂巢,在雨幕中紧张地运转起来。
项目部会议室,气氛比窗外的雨天更阴沉。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左边是触目惊心的边坡位移曲线和膨胀土微观结构电镜图,右边则是一份刚刚送达的、措辞严厉的**居民联名投诉信**扫描件。信上罗列了施工导致的房屋裂缝、地面沉降、噪音扰民等问题,要求立即停工并赔偿。
“周总,三号劳务队的队长老陈带着十几个工人,堵在项目部门口了!”办公室主任推门进来,脸色难看,“他们要求立即结清上个月拖欠的工资,还有…雨天作业的额外补贴。”
技术危机未平,劳务纠纷与社区矛盾又起!会议室里一片低气压。
“工资为什么拖欠?”周远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目光却锐利如刀,扫向负责劳务的分包经理。
分包经理擦了擦额头的汗:“这个…资金周转有点…而且最近雨天多,工效低,产值核算…”
“资金周转?”周远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工人的血汗钱是工程的生命线!明天中午12点前,所有拖欠工资必须足额发放到工人卡里!项目部财务先垫付!雨天补贴标准按我之前签发的应急预案执行,翻倍!现在就去办!”他的话语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分包经理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哈腰地跑了出去。
处理完劳务纠纷,周远转向社区矛盾。“投诉信里提到的裂缝,核实了吗?”他问负责对外协调的副经理。
“实地看过了,确实有几处细微裂缝,主要集中在靠近基坑的老旧房屋上。沉降监测数据也显示靠近基坑的民房区域有微小下沉,大概2-3mm。居民情绪很激动,认为是我们施工造成的。”
周远沉默片刻,走到白板前,画出示意图:“膨胀土基坑开挖,降水是必要手段。但降水漏斗形成,会引起周边土体固结沉降。老旧房屋基础浅,对沉降更敏感。我们的施工扰动是诱因,但根本原因是**地质特性与房屋自身抗变形能力不足**。”他放下笔,“技术问题要用技术解决,人心问题要用心解决。两点:第一,立刻组织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投诉房屋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和裂缝成因溯源,费用我们承担,过程公开透明;第二,成立‘社区联络办公室’,我亲自挂帅,今晚就挨家挨户去走访,听诉求,讲实情,承诺对合理损失进行专业评估和补偿。”
“您亲自去?这…”副经理有些犹豫。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的工程搅动了他们的生活,诚意比什么都重要。”周远穿上雨衣,“张明,带上最新的沉降监测数据和我们的加固方案效果模拟图,跟我走。”
夜幕降临,雨势稍歇。周远和张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狭窄潮湿的巷弄里。昏黄的路灯下,斑驳的墙壁上贴着施工告示,角落里堆放着杂物。敲开第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满脸戒备的老太太。
“你们又来干什么?我家墙都裂了!”老太太指着客厅墙角一道细长的裂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