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巴坚赞率先走向位于中轴线东侧那长长的、环绕部分寺院的转经廊。那是一排锃亮的铜质转经筒,在冬日稀薄的光线下,泛着暗沉而温润的金色光泽,筒身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或藏文经文。他伸出右手,以顺时针方向,极其缓慢而稳定地推动第一个经筒。沉重的经筒开始旋转,发出低沉而悠远的“嗡隆——”声,这声音不像来自凡间,更像是从大地深处、从时空尽头传来的古老梵唱。这绝非机械的重复动作,强巴坚赞的每一个推动,都伴随着内心精微的观想——观想自身无始劫以来所累积的贪嗔痴慢疑等一切业障烦恼,如同依附在心镜上的尘垢,随着经筒那蕴含无上咒力的转动,被一点点碾碎、剥离、净化;观想智慧与慈悲,如同清泉,随着经筒的转动,源源不断注入心田。洛珠以及其他四位随行弟子,神色庄重,依次紧随其后,动作整齐划一,充满虔敬,形成一道流动的红色风景线。此刻,身体力行,推动蕴含无数佛陀、菩萨心咒的经筒,正是践行“法”宝的精髓,借助“法”的力量,净化身心,积累解脱的资粮。
穿过回荡着低沉梵音的转经廊,来到供奉着大黑天等护法神的配殿前。强巴坚赞并未立刻进入主殿,而是先在殿外洁净却冰冷的青石板上,以最标准、最投入的藏传佛教礼拜方式行大礼拜——磕长头,向着殿内那些显现忿怒相以调伏刚强众生的护法神像行礼。他双手在胸前合十,高举过头顶,停顿片刻,象征领受诸佛最圆满的加持,清净身业;移至喉间,象征口诵纯净真言,清净语业;再缓缓下移,触贴心口,象征意与佛心相合,清净意业。然后,他俯身下去,双膝、双手依次着地,全身极度伸展,最终额头轻轻触碰到冰冷粗糙的石板。一起,一伏,动作舒缓而充满内在的力量感,没有丝毫的匆忙与敷衍。每一次彻底的俯身,都是对顽固“我执”的降伏与臣服;每一次坚定的起身,都象征着本自具足的“佛性”在尘垢中显现光芒。弟子们亦跟随在后,默然无声,却以同样虔诚的姿态,在冰冷的石板上留下对信仰最炽热的烙印。此乃以身敬佛,以最极致的身体语言,体现对“佛”宝最崇高的敬意与无伪的皈依。
完成一系列的身敬之后,强巴坚赞直起身,并未急于走动,而是带领弟子们开始低声持诵。诵的不是繁复的长篇大论,而是藏传佛教中最根本、力量最为磅礴的四皈依文:“南无古鲁贝,南无布达雅,南无达尔玛雅,南无桑嘎雅……”。声音不高,却低沉、浑厚而富有奇异的韵律感,每一个音节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这反复的、专注的诵念,不仅仅是口中发出声音,更是将“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坚定信念,通过这纯净而强大的音声振动,契入宇宙的法性之海,并深深植入每一位行者的阿赖耶识深处,转化为生生世世趋向菩提的种子。此乃以语敬三宝,通过音声的桥梁,与十方诸佛的智慧与慈悲相连接。
在整个行进、推动经筒、大礼拜乃至诵经的过程中,强巴坚赞的眼神始终保持着一种内敛而深沉的观想状态。当他仰望那洁白巍峨的白塔时,观想塔身即是诸佛清净法身的化现,表达着究竟的实相;当他推动刻满真言的经筒时,观想无数微小的智慧咒字,如同光明的种子,旋转着融入自身每一个细胞,照亮无明黑暗;当他全身匍匐在地礼拜时,观想自身、大地、众生与诸佛菩萨本为一体,无二无别,能礼所礼性空寂。这是最核心、也最难以把握的“意敬”,不起丝毫杂念,不生任何分别,心与佛契,境与智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乃以意敬三宝,最终追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圆满境界。
他们就这样,从山门开始,沿着严格的中轴线,以一种近乎仪仗队般的庄严与缓慢,一路经过供奉四大天王的天王殿、仅存基座却依稀可想见昔日晨钟暮鼓的钟鼓楼遗址、以及几座供奉不同本尊和护法神的配殿。每至一处供奉佛像、代表佛法传承之所,必行大礼拜,或合掌凝神,持诵相应真言,动作一丝不苟,仪轨严谨周全,仿佛不是在行走,而是在进行一场庄重的移动禅修。整个过程中,只有寒风吹过塔檐下那些古老铜铃发出的、时而清脆时而呜咽的声响,与他们那低沉肃穆、仿佛与天地共鸣的诵经声相互应和,使得这座承载着皇家历史与密法传承的古寺,更添了几分神秘、超然与令人敬畏的深度。
最终,仿佛经历了漫长的精神跋涉,一行人来到了寺庙最核心、最神圣的所在——大雄宝殿。殿宇巍峨,重檐歇山顶,覆盖着暗绿色的琉璃瓦,虽历经风雨沧桑,彩绘有些斑驳褪色,部分木料显出裂纹,但那精妙的斗拱结构、粗壮的梁柱,依然顽强地彰显着昔日的皇家气派与不可侵犯的威严。殿门上方,高悬着一块虽褪色却仍散发着无形威仪的巨匾,上面是皇帝御笔亲书的“法轮常转”四个遒劲有力的鎏金大字,笔锋如刀,帝王之气穿越百年时光,依旧迫人眉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2yq.org)阎魔德迦金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