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铁矿的开采热火朝天。民夫们用镐头和铁锹凿开冻土,将一块块赤红色的铁矿石装上车,由战马牵引着运往黑石城。铁匠们在矿脉旁搭起临时熔炉,用简易的风箱鼓风,通红的铁水顺着泥槽流入模具,冷却后变成一块块粗糙的铁坯。
李彻站在临时铁匠铺旁,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眉头却没有舒展。虽然铁矿问题解决了,但传统的炼铁方式效率太低,一个铁匠一天最多能打造十根弩箭,根本跟不上军队扩编的需求。
“李文书,这铁矿是好,可咱们人手不够啊!”张老栓抹着脸上的黑灰,指着堆积如山的铁坯,“就算把全城的铁匠都叫来,一天也炼不出多少铁器,守城弩的零件还差一大半呢!”
李彻点点头,目光落在工坊新到的一批防蛀纸上——这些纸被裁成大小相同的纸片,上面用朱砂画着不同的零件图案。这是他连夜设计的“标准件图纸”,每个零件都有精确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咱们改改法子。”李彻把图纸分发给工匠们,“以后炼铁分工合作:张三负责熔铁,李四负责锻打弩臂,王五专门做箭头……每个人只做一种零件,就像流水线上的工序,这样效率肯定能提高!”
工匠们面面相觑,老铁匠王胡子皱着眉道:“李大人,这不成啊!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是一个铁匠从头到尾做一件兵器,哪有分着做的?万一尺寸不对,装不到一起咋办?”
“有图纸照着做,尺寸错不了。”李彻拿出一把直尺和圆规——这是他让工匠用硬木制作的简易量具,“每个零件都按图纸上的尺寸做,用尺子量着,保证一模一样。”他对张老栓道:“你带两个手艺好的铁匠做‘标准件’,做出的零件要和图纸完全一样,其他工匠都照着标准件做。”
虽然心里犯嘀咕,但工匠们还是按李彻的要求分工。张老栓带着人制作标准件,其他人则分成熔铁组、锻打组、打磨组和组装组,流水线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刚开始大家还不熟练,经常出现零件尺寸不符的情况,但在李彻的指导下,用尺子不断校准,渐渐找到了窍门。
三天后,奇迹发生了。原本一个铁匠一天最多做十根弩箭,现在分工后,十个工匠一天能做出两百根弩箭,效率提高了足足四倍!守城弩的零件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被运往城内的工坊组装。
“真神了!”王胡子拿着两根一模一样的箭头,眼睛瞪得溜圆,“这分着做不仅快,做出的零件还一模一样,组装起来省老劲了!”
李彻笑了笑,这就是流水线生产的威力。他对工匠们道:“以后不仅是弩箭,长矛、盾牌、甚至守城用的滚石都按这个法子做,每个人专攻一道工序,熟能生巧,效率还能再提高!”
消息传回黑石城,百姓们都赶来围观这新奇的炼铁方式。卖菜的王婶提着篮子,看着流水线上不断产出的铁器,咋舌道:“李大人真是神人!这么快就做出这么多兵器,北戎再来咱们也不怕了!”
就在这时,赵猛骑着快马赶来,手里拿着封信:“李哥,暗卫送来的急信,说西域联军已经集结,腊月初十准时进攻黑石城!”
李彻接过信,上面画着西域联军的分布图:沙陀部骑兵三千,回纥部步兵两千,还有一支神秘的“弯刀队”,据说个个刀法精湛,是西域最精锐的部队。
“来得正好。”李彻握紧拳头,“咱们的流水线正好试试威力!张老栓,守城弩的零件还差多少?”
“再有五天就能全部做完,够装配五十架守城弩!”张老栓拍着胸脯保证。
“不够。”李彻摇头,“至少要一百架!把民团里有力气的年轻人都叫来帮忙,按人头发工钱,晚上加派人手连夜赶工!”
黑石城再次动员起来。民团成员们放下武器,拿起铁锤加入流水线,妇女们则负责烧水做饭,孩子们帮忙传递零件。临时铁匠铺的火光彻夜不息,铁锤敲打铁器的声音像战鼓一样,在冰原上回荡。
为了提高效率,李彻还做了个大胆的尝试——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鼓风。他让工匠们用厚铁皮做了个简易的蒸汽锅炉,连接到风箱上,烧开的水蒸气推动活塞,风箱自动鼓风,比人力鼓风强劲十倍,熔炉里的火苗窜得老高,铁水融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这玩意儿比十个壮汉还管用!”张老栓看着自动鼓风的风箱,惊叹不已,“李大人,您这脑子是咋长的?连老天爷都帮咱们!”
李彻笑了笑,这只是最基础的蒸汽应用,未来还有更大的用处。系统面板突然亮起蓝光:【流水线生产模式成功应用,解锁“水力锻锤”图纸!奖励白银三万两,铁器生产效率+50%!】
随着 deadline 临近,黑石城的守城器械越来越多。城墙上新增了五十架守城弩,箭垛后堆满了削尖的长矛和滚石,城门被铁皮加固,还安装了新设计的“狼牙拒马”——用硬木制成,上面镶嵌着锋利的铁刺,专门对付骑兵冲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