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城的铁匠铺就像个巨大的蜂巢,从早到晚都嗡嗡作响。十几盘风箱同时拉动,“呼哧呼哧”的风声里夹杂着铁锤砸击铁坯的脆响,火星像金色的蝴蝶般四处飞舞,落在地上烫出一个个小黑点。铁匠们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汗珠滚滚,却没人敢停下歇口气——他们正在赶制黑石城最关键的武器:三段连弩。
“再加把劲!就差最后一道工序了!”张老栓抡着二十斤重的大锤,狠狠砸在烧红的机括上。铁坯在他的锤打下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渐渐变成了预想中的形状。这机括是三段连弩的核心部件,既要承受弓弦的拉力,又要实现连续发射,精度要求极高,光是试做就废了三十多块铁坯。
李彻站在旁边,手里拿着图纸仔细比对。这三段连弩的设计融合了系统提示和工匠们的经验:弩身用冰原铁矿炼出的精铁打造,分成三段套管,能通过机括快速切换发射位置;弓弦用三层牛筋和铁丝混合编织,拉力比普通弩箭大两倍;箭槽设计成倾斜式,能保证三支弩箭依次发射不卡壳。光是完善这个设计,他就和工匠们熬了十几个通宵。
“李大人,您看这机括成了不?”张老栓把冷却后的机括递过来,上面还带着灼热的温度。机括的齿轮咬合严密,弹簧的弹性恰到好处,正是图纸上的标准模样。
李彻接过机括,用手指拨动齿轮,“咔哒咔哒”的轻响清脆悦耳,没有一丝卡顿。他点点头:“完美!快组装!”
工匠们立刻围了上来,各司其职:有人安装弩身,有人固定弓弦,有人校准箭槽,动作熟练得像在表演。半个时辰后,一把崭新的三段连弩终于组装完成。这把连弩长约五尺,弩身漆黑发亮,三段套管严丝合缝,机括上刻着防滑纹路,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慑人的力量感。
“李大人,您来试试手!”张老栓满眼期待,其他工匠也都停下手里的活,紧张地看着李彻。这把连弩凝聚了他们所有的心血,成败在此一举。
李彻深吸一口气,接过连弩。他按照设计流程,将三支特制的三棱弩箭装入箭槽,然后拉动弓弦。“咔”的一声轻响,弓弦顺利到位,机括成功锁定,连弩前端微微下沉,蓄势待发。系统面板瞬间亮起:【三段连弩组装完成,性能参数:射程80步,射速3箭/10秒,威力评级:优!】
“靶子设在八十步外!”李彻走到铁匠铺外的空地上,那里早就立好了三个草人靶子,分别代表骑兵、步兵和指挥官。听到动静的士兵和流民都围了过来,里三层外三层,把空地堵得水泄不通。
“这就是李大人说的新式弩箭?看着比普通弩箭厉害多了!”“能连发三支?真的假的?”“要是真有这么厉害,以后就不怕北戎骑兵了!”人群里议论纷纷,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李彻没有说话,只是稳稳地举起连弩,右眼瞄准中间的草人。他能感觉到掌心传来的震动,机括的张力让连弩微微发烫。深吸一口气,他手指微动,扣下了扳机。
“嗖嗖嗖!”三声几乎连成一线的脆响划破空气,三支弩箭如同离弦之箭,在空中拉出三道残影。众人还没看清怎么回事,就听到“噗噗噗”三声闷响,八十步外的三个草人同时中箭!更让人惊叹的是,三支弩箭分别射中了草人的咽喉、胸口和马腿,箭头完全穿透了草捆,箭尾还在嗡嗡震颤。
“中了!全中了!”人群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士兵们更是激动得互相拥抱。张老栓抹了把脸上的汗,咧开嘴大笑:“我就说能成!咱们黑石城也有大杀器了!”
李彻放下连弩,心里一块大石落地。他对工匠们道:“大家辛苦了!这连弩性能达标,立刻开足马力生产,争取三天内造出二十把,装备给最精锐的士兵!”
“好嘞!”工匠们齐声应和,转身就往铁匠铺跑,连歇口气的功夫都舍不得浪费。
就在这时,了望塔上突然响起急促的警报声。一个士兵连滚带爬地跑下来,手里的信号旗都歪了:“李大人!北戎……北戎骑兵来了!大约两百人,已经过了黑风口,正向咱们这边冲来!”
欢腾的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脸色都沉了下来。张都尉立刻拔刀喊道:“弟兄们,抄家伙!跟他们拼了!”
李彻却抬手拦住了他,眼神锐利如刀:“别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让他们试试咱们的新家伙。张都尉,带五十名精锐,跟我去鹰嘴崖伏击!”
鹰嘴崖是北戎骑兵必经之路,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中间只有一条丈许宽的通道,正是伏击的绝佳地点。李彻让人把刚造好的五把三段连弩都带上,又在通道两侧的山坡上堆好了滚石和圆木,只等北戎骑兵自投罗网。
半个时辰后,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北戎骑兵的身影出现在通道入口,他们穿着厚重的皮甲,挥舞着弯刀,嘴里发出嚣张的呼哨,显然没把小小的黑石城放在眼里。为首的骑兵头领更是骑着一匹白马,在队伍前面耀武扬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