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落叶掠过黑石城的街道,河边的杨柳早已泛黄,却挡不住城内日益浓厚的热闹气氛。距离一年一度的祭河神大典只剩三天,全城百姓都忙活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准备祭品,孩子们则围着河边跑来跑去,好奇地打量着正在搭建的祭祀台。
造纸工坊的工匠们也没闲着,除了日常的造纸任务,还多了项特殊活计——帮着筹备祭典。李彻的改良计划一公布,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
“李大人,这祭典规矩都是老祖宗定下的,动不得啊!”负责祭祀的老巫祝拄着拐杖,忧心忡忡地找到李彻,“河神脾气大,要是不高兴了,明年闹水灾怎么办?”
“巫祝老爷子,您放心,河神要是真有灵,只会更高兴。”李彻正指挥工匠们给送王船刷桐油,闻言笑着解释,“您想啊,以前的送王船是纸糊的,风一吹就破;咱们这次用松木做船骨,外面糊三层改良麻纸,刷上桐油防水,结实得能在河里漂三天!河神见了新船,说不定还夸咱们用心呢!”
老巫祝将信将疑地摸着船身,感受着松木的结实和纸张的光滑,嘟囔道:“这纸确实比以前的好……可那‘烟花’真要放?听说那玩意儿响得吓人,别惊着河神了。”
“放心,张老栓专门调了配方,声音不大,光好看。”李彻喊来张老栓,“给老爷子露一手。”
张老栓笑着从怀里掏出个拳头大的纸筒,走到空地上点燃引线。只听“咻”的一声,纸筒窜上半空,炸开一朵金灿灿的火花,像朵盛开的菊花,引得围观的孩子欢呼雀跃。
“您看,不吓人吧?”李彻问老巫祝。
老巫祝看着空中散落的火星,眼睛亮了亮:“这……这花儿还挺好看。”
“不止好看,还有讲究呢!”李彻指着送王船,“到时候船尾绑一串烟花,下水时一点燃,‘砰砰砰’炸开,就像给河神引路的灯笼,多气派!”
老巫祝被说动了,捋着胡须道:“这么说……倒也可行。那祭祀的祝词可得好好写,不能怠慢了河神。”
“早准备好了!”李彻喊来苏璃,“苏先生的字好,祝词就拜托她了。”
苏璃手里捧着一卷裁好的改良麻纸,纸上已经写好了祝词。她走到老巫祝面前,展开纸张:“老爷子您看看,这样写可以吗?”
纸上写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黑石永宁,百姓安康”十六个大字,字体娟秀挺拔,墨色均匀饱满,一看就下了功夫。老巫祝凑近了看,连连点头:“好字!好字!这纸也讲究,滑溜溜的不洇墨,河神见了肯定喜欢!”
苏璃笑着说:“这是用草木灰制浆法造的新纸,吸水性好,写祝词最合适。”她这段时间跟着筹备祭典,对工坊的造纸技术越发熟悉,说起这些时头头是道。
李彻看着她和老巫祝讨论祝词的样子,心里暗暗点头。苏璃总能很快融入环境,无论是教算术还是写祝词,都做得滴水不漏,可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总藏着一丝他看不懂的好奇和探究。
“对了,李大人说的‘倒计时’是啥?”小王凑过来问,他负责给送王船贴装饰,手里还拿着剪好的红纸花。
“这个厉害!”李彻来了兴致,拉着众人到河边,指着岸边插着的几根竹竿,“看到没?到时候每根竹竿上挂一个烟花,按顺序点燃,第一个炸完第二个炸,最后一个炸开时,咱们就把送王船推下水,分毫不差!”
“咋能分毫不差?”小王挠挠头,“这得掐多准的时间?”
“用咱们新学的算术啊!”李彻笑着拍他脑袋,“张老栓算过了,每个烟花从点燃到炸开是三息,一共五根竹竿,正好十五息。咱们提前算好点燃时间,保证最后一朵烟花炸开时,船正好入水!”
苏璃听得认真,忍不住问:“这计算可得精确,万一有误差怎么办?”
“所以得排练啊!”李彻指着远处张老栓和几个工匠,“他们正按比例做小烟花排练呢,用沙漏计时,练了三天了,误差不超过一息。”
顺着他指的方向,众人果然看到张老栓等人正在摆弄几个小纸筒,点燃后依次炸开,旁边还有工匠捧着沙漏计时,嘴里念叨着“一息、两息……”
“我的娘,这也太神了!”老巫祝看得直咋舌,“用算术管祭祀,老祖宗可没这么干过。”
“老祖宗没干过的多了去了。”李彻笑着说,“咱们黑石城要越来越好,就得敢想敢干!祭祀是给河神看的,更是给咱们自己看的——看看咱们黑石城的本事,看看咱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他的话让周围的百姓都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是啊,祭河神不就是盼着日子越来越好吗?李大人带来的新法子让纸变好了、粮食多了、日子有奔头了,就算改改祭祀规矩,又有什么不可以?
苏璃站在人群中,看着被百姓簇拥的李彻,心里感慨万千。她突然明白李彻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改良祭典——他不是在改规矩,而是在给黑石城的百姓造一个“希望”。用结实的送王船、好看的烟花、精准的倒计时告诉所有人:只要肯动脑筋、肯实干,日子就能像这祭典一样,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红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请大家收藏:(m.2yq.org)寒门枭士:流放边疆的科技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