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坐镇南京的江宁还不知道,自己的一系列举措,已让盘踞东南沿海的两大海盗集团惶惶不安。
此前福建巡抚熊文灿曾发公文,表示可出面招降李旦与颜思齐,江宁并未太过在意,只是回复让他见机行事。
对于熊文灿这位——忽悠大师,江宁心知肚明,这位在原本的历史上,熊文灿可是靠着这一手横行天下,真可谓是一招鲜吃遍天。
先在福建招降郑芝龙为首的海盗集团,随后又凭忽悠大法去镇压农民起义,接连说服十余家头领归顺大明。
要不是遇上张献忠、李自成这两位铁了心造反的狠人,明末农民起义或许真能被他忽悠大法给平定了。
可以说,熊文灿的“嘴上功夫”已练至化境。
若这位“忽悠大师”能兵不血刃说服李旦、颜思齐及其势力归顺,江宁自然乐见其成。
可若对方不愿归顺、或者另有心思,他也不会手软,大不了直接来个一锅烩。
毕竟大明第一水师名将沈有容的关门弟子何可刚已坐镇南京,正整顿长江水师。
南京京营则交由尤世威整顿,山东水师提督俞咨皋驻守苏州,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水师亦严阵以待。
真要开战,江宁根本没把李旦、颜思齐这些海盗放在眼里。
与此同时,江南参与煽动民变的士绅及暗中对抗朝廷的富商,其清算已近尾声。
在各路大军的铁血镇压与江南百姓的积极检举下,这些魑魅魍魉无所遁形,已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如今最忙的,当属坐镇苏州的“袁青天”袁可立,告状申冤的百姓能把苏州城围上三圈。
好在江宁已将南京六部及督察院的官员全派去帮忙,否则袁可立还真应付不过来。
另一位大忙人,便是大明朝的“财神爷”郭允厚。
这位郭老大人这段时间彻底杀疯了,各路大军冲锋在前镇压民变与作乱的士绅富商,他便跟在后边查抄家产。
仅最近一段时间,查抄的白银就高达一万万两,加上店铺、宅子、土地、作坊、古玩字画等,总值足有四五千万两,可谓捞得盆满钵满。
江宁收到消息后,立即派温体仁前往协助,同时给郭允厚发文:江南士绅已收拾得差不多,该着手重建了。
毕竟江南各大势力已被连根拔起,其名下商铺、作坊等产业都需有人接收,不能就此荒废了。
虽然有北方及西南数省商会帮忙消化一部分,但朝廷也需扶持江南本土商会,形成相互牵制之势。
为此,江宁下令以南直隶下辖十三府为单位,组建十三家商会与朝廷对接,代表人物便是经数轮清洗后仍全身而退的各地本土商人。
之所以分设十三家而非一家,正是因江宁深知江南底蕴深厚,要是只成立一两家,用不了几年,江南势力怕是又要死灰复燃。
同时,江宁让各路人马在江南全面推行新政:给无田百姓借贷买田,给合法商人经商借贷。
江南士绅向来多种桑养蚕,致使八成土地成了桑田、茶园,种粮土地不足两成。
原本江宁打算下令五成土地改种粮食,如今暹罗已被赵率教攻灭,成了大明粮仓,便放弃了这想法。
毕竟按他的计划,未来大明国库收入将主要依赖海上贸易,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皆是不可或缺的物资。
况且江南已现资本萌芽,日后能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实在不必赶尽杀绝。
随后,江宁传令逗留在苏州的钱正秋,命其带领各大商会人马前往江南各地,与郭允厚对接接收士绅遗留产业。
同时在各地设立大明工商总会分部,约束管制江南商人,再与即将组建的南直隶十三家商会合作,尽快恢复江南稳定。
他又给郭允厚发文,要求尽快为江南各地商人重新制定商税,由温体仁从旁监督;还将自己的开山大弟子陈子龙及刚收服的金圣叹派往苏州。
协助杨涟与袁可立筛选清洗过后幸存的江南读书人,挑选品行端正、有才干者,保举入国子监读书,作为候补官员,以此收买江南读书人之心。
随着江宁一道道公文发出,让刚刚结束腥风血雨的江南再次热闹起来,经历过动荡的百姓个个翘首以盼,常言道“阳光总在风雨后”,苦熬了这么久的腥风血雨,这下总该轮到享受朝廷新政了。
做完这一切,江宁总算松了口气,自己能做的都已做了,接下来便顺其自然了。
温体仁、陈子龙、金圣叹火急火燎赶往苏州,传达江宁的指令。
郭允厚收到指令,满脸不乐意:“侯爷爷真是的,老夫累死累活才挣了几个钱,这就要收手?
老夫还没尽兴呢!”
温体仁赶忙笑道:“郭老大人,你若尽兴了,江南怕是要成不毛之地了,这可不是陛下和朝廷想看到的。
况且侯爷让你给江南商人重新制定商税,这可是个美差,你若是不愿的话,便交给本官来做?”
郭允厚嘿嘿一笑:“温阁老说的哪里话,老夫刚才不过随口说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2yq.org)天启朝第一搅屎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