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泽苍认真听着,不住地点头。他深知张世安并非反对改革,而是提醒他改革的艰巨性。他并非天真地认为可以一蹴而就,张世安的顾虑,恰恰印证了他心中对“项目管理”和“试点推行”思路的必要性。
“张老所虑,句句在理,皆是老成谋国之言。”武泽苍诚恳地说道,目光扫过李慕的热情和张世安的忧虑,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林惊羽身上,“惊羽,你有何看法?”
林惊羽闻声抬头,目光平静如水,言简意赅地回道:“回陛下,臣以为,李大人与张大人所言皆有道理。新法若行,利在长远;其间阻力,亦不容小觑。锦衣卫可监控四方,侦测不法,若有阳奉阴违、借机生事者,必严惩不贷,为新法推行扫清障碍。”他的话语带着一丝铁血意味,明确了锦衣卫在这场变革中可能扮演的“利剑”角色。
武泽苍点了点头,综合了众人的意见,开始部署,尝试用项目管理的思路来推动这件事:“所以,朕才找你们三位核心重臣来商议。此事确如张老所言,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全面铺开。我们可以采用‘试点’之法,先选择一两件具体、且亟待改善的事务进行尝试,积累经验,完善细则,再考虑逐步推广。”
他明确了目标和分工:“首先,就从这最让朕头疼的奏折格式和灾情上报流程开始试点。李慕,你思维缜密,善于规划,就由你牵头中书省,汇集精干人员,根据朕方才所提的要点,尽快拿出一份关于灾情奏报的‘标准格式’与‘处理流程’细则草案。要尽可能考虑周全,列出必填项和可选项,明确数据要求。”
“臣,领旨。”李慕肃然应道,眼中充满了接受挑战的斗志。
武泽苍又看向张世安:“张老,你在朝中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布各部,由你出面协调沟通最为合适。请你负责将此事的重要性与初步构想,与六部九卿等主要衙门进行沟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顾虑。一方面集思广益,完善方案;另一方面,也是提前吹风,化解潜在的抵触情绪,减少推行阻力。你的稳重,是此策能否平稳落地的关键。”
张世安见皇帝并未一意孤行,而是充分考虑了现实困难,并赋予他如此重要的协调角色,心中稍安,也升起一股责任感,躬身道:“老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沟通疏导,力求平稳。”
最后,武泽苍对林惊羽吩咐道:“惊羽,你的锦衣卫,在此阶段,重点并非惩治,而是‘监控’与‘信息收集’。细则试行期间,你们要动用渠道,密切监控相关衙门和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观察他们是真心配合,还是消极应付?是新瓶装旧酒,还是切实做出了改变?试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未曾预料的问题?将这些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朕和李爱卿。我们要根据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这套流程。记住,此刻你们是朕的眼睛和耳朵,而非单纯的刀剑。”
林惊羽精准地把握了皇帝的意图,简洁回应:“臣明白。监控舆情,收集实情,及时反馈。”
武泽苍部署完毕,身体微微后靠,端起旁边微凉的茶盏,啜了一口,总结道:“如此,我们便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李慕负责‘立法’,张老负责‘协调’,惊羽负责‘监察’,朕则居中统筹,根据情况调整方向。我们就像一个……嗯,一个临时的‘项目小组’,共同将这件‘流程优化’之事推动下去。”
“项目小组?”李慕再次对这个新词产生了兴趣。
“可以理解为,为了完成某项特定要务而临时组建的、目标明确的团队。”武泽苍简单解释了一句。
窗外,蝉声依旧,书房内的气氛却已然不同。最初的惊讶、兴奋、疑虑,逐渐转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跃跃欲试的干劲。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似乎不再是无法逾越的大山,而是有了被逐一梳理、规整的可能。
武泽苍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制定规则易,改变人心和习惯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当李慕的草案出炉,当张世安开始与各部沟通,当林惊羽的监控网络开始反馈信息时,更多的碰撞、争议甚至暗流汹涌,才会真正浮现。但他愿意去尝试,愿意去碰撞,因为他深知,固步自封,只会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在繁琐的低效中慢慢沉沦。
这次在书房中点燃的“流程之念”,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泛起的涟漪,必将逐渐扩散至整个帝国的肌体,引发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喜欢殿下我们造反吧请大家收藏:(m.2yq.org)殿下我们造反吧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