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依旧无人敢出。
但随着粮食越堆越高,香味飘散,以及李老四这些“本村熟人”的不断呼喊,终于,第一扇门,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条缝。一双惊恐又渴望的眼睛,向外窥探。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渐渐地,一些胆大的、或者实在活不下去的村民,畏畏缩缩地走了出来,远远地看着那堆成山的粮食,吞咽着口水。
“真的...真的分粮?”
“不要钱?”
“不会是骗我们出去...好抓起来吧...”
质疑和恐惧依旧存在。
陆鸣见状,亲自走到粮堆前,拿起一个口袋,装满粮食,走到一个远远观望、面黄肌瘦的老汉面前,将粮食塞进他手里:“老人家!拿回去!给孩子煮顿饱饭!”
老汉愣住了,看着手里沉甸甸的粮食,又看看陆鸣和善(虽然带着疲惫)的脸,嘴唇哆嗦着,突然“噗通”一声跪下了:“谢谢...谢谢好汉爷!”
“快起来!”陆鸣赶紧扶起他,“我们不是好汉爷,我们是同志!是兄弟姐妹!”
这一幕,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荡开涟漪。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张府门口,在队员和互助小组的维持下,开始有序地领取救命的粮食。他们脸上依旧带着惶恐,但更多的,是难以置信的惊喜和逐渐消散的恐惧。
革命的队伍,在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破除谣言,争取民心。
真正的胜利,才刚刚开始。
八义集村口,张府门前的空地上,人声鼎沸,气氛与之前的死寂截然不同。
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盐巴,以及黑林沟队员们严明的纪律、和善的态度,终于逐渐打消了村民们的恐惧。他们拿着分到的粮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难以置信的喜悦和感激。
陆鸣看着这一幕,心中稍安,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分粮只能解决一时的饥饿,要真正赢得民心,让他们理解并支持革命,还需要更深层次的东西。
“同志们!”陆鸣对身边的领导小组说,“粮食分了,大家暂时信了我们不是土匪。但接下来,我们要让大家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打倒张老财,为什么要革命!”
他组织起所有识字的队员和姑娘,包括孙寡妇的宣传队,开始准备宣讲。
然而,宣讲的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队员们用最直白的大白话,讲述地主如何剥削、穷人为何要反抗,但台下许多村民的眼神依旧有些茫然和疏离。他们拿到了粮食,感激,但要他们立刻理解并认同那些“阶级”、“解放”的道理,似乎还隔着一层。
【感觉...差了点意思?】
【对啊,虽然分粮了,但感觉还是有点隔阂。】
【怎么能真正让他们跟我们一条心呢?】
弹幕也察觉到了问题。
就在这时,金色弹幕再次给出了关键指引:
【宣传要贴近群众,形式要生动。】【我党早期,除了帮助生产、分田分地,文艺宣传(如活报剧、街头剧)是发动群众、揭露敌人、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将革命道理形象化,能极大拉近距离,引起共鸣。】
陆鸣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
“对啊!戏剧!演戏!”
这个时代,娱乐极度匮乏,唱大戏、听评书几乎是普通人唯一的文娱活动。如果能用戏剧的形式,把他们的遭遇演出来,效果肯定比干巴巴的宣讲好上一百倍!
他立刻召集人手:“快!把笔和能找到的纸都拿来!”
他口述,让识字的队员记录,将黑林沟如何被刘地主压迫,如何奋起反抗,以及八义集张老财的恶行,编成了一个简单却情节紧凑的剧本。剧中,有凶恶的地主(张老财/刘地主),有悲惨的佃户(原型就是李老四、赵寡妇等人),有勇敢的反抗者(陆鸣、周老拐等)。
剧本写完,陆鸣开始挑选演员。
他看向队伍里一个平时有些油滑、但模仿能力极强的队员陈小二,郑重地说:“小二,你的任务最重!你来演那个凶恶的地主张老财!”
陈小二一愣,随即拍着胸脯:“没问题!鸣哥儿!保证演得让乡亲们恨得牙痒痒!”
陆鸣却严肃地提醒:“小二,我不是开玩笑。这戏...太真了。我担心台下看戏的乡亲,尤其是那些被张老财害得家破人亡的,会情绪失控...万一冲上台...可能会伤到你。”
陈小二闻言,非但不怕,反而咧嘴一笑,眼中闪烁着一种觉悟的光芒:“鸣哥儿!要是乡亲们看戏看得恨不得冲上来打死我,那才说明咱们戏演得好!宣传工作做到位了!就算...就算真挨几下打,我也值了!”
“胡说!”陆鸣呵斥道,“我们才刚解放一个八义集,未来的路长着呢!每一个同志都是宝贵的火种!我要你们都能活着看到革命成功的那天!”
他环视众人:“安全第一!演戏的时候,周围必须安排队员维持秩序!既要让群众有共鸣,也要保证演员的安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