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劲松的这一系列举措,如同下了一盘稳扎稳打的棋,开始系统地、有条不紊地应对人民军的游击战术。他不再追求速胜,而是准备用强大的实力和充足的资源,一步步地挤压人民军的活动空间,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消息很快传到了敌后活动的李锐耳中。李锐看着侦察兵送来的情报,眉头紧锁:
“方劲松…果然是个难缠的对手! 不再急躁,不再分兵,用绝对的实力来碾压… 这一千骑兵护粮,沿途修建兵站…这是要把游击战,变成消耗战、堡垒战啊!”
李锐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正式开始。人民军面临的局势,将变得更加严峻。他必须尽快想出新的对策,来应对官军这套“结硬寨,打呆仗” 的新战术。一场更加考验智慧和耐力的较量,拉开了序幕。
当李锐收到侦察兵从忻州出发的护粮队真实情况报告——“一千骑兵+两千步兵重兵护粮,沿官道二十里一兵站,稳扎稳打”——的详细报告后,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把自己关在临时的指挥所里,对着简陋的地图,苦苦思索对策。
“硬碰硬,绝对不行!”李锐立刻否定了强攻的想法。一千骑兵在平原上发起冲锋的威力,足以瞬间冲垮数倍于己的民兵。袭击兵站更是下策,那等于主动钻进敌人预设的坚固据点,正中敌人下怀。
“破坏官道?”他考虑着这个常规的袭扰手段,但随即又摇了摇头,“效果有限…敌人兵站相距只有二十里,骑兵增援转眼即到。 我们白天破坏,他们白天就能修,还能派骑兵驱赶我们。我们晚上破坏,他们白天也能修,只是稍微拖延一点时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他们运粮。只要他们肯花时间,粮食终究还是能运到忻州府…”
一种有力使不出、无处下口的憋闷感,笼罩着李锐。方劲松这套依托绝对实力和系统工程的“堡垒推进”战术,就像一只把头和四肢都缩进坚硬龟壳里的乌龟,让擅长游击、袭扰的人民军感到束手无策。
就在李锐眉头紧锁、一筹莫展之际,他手下一位名叫尹大眼的民兵队长(因其双目炯炯有神而得名),挠着头,提出了一个看似“笨拙”的办法:
“特派员!俺有个蠢主意…您看行不行?”尹大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咱就跟他耗! 他们不是修兵站、慢悠悠运粮吗?咱就天天晚上去扒他们的路! 也不求扒多狠,就把他官道挖得坑坑洼洼,让他马车不好走就行!他们白天修,咱晚上扒! 他们修路就得耗时间、耗人力吧?他们护送粮草的兵马,也得干等着吧? 这一来二去,他们运粮的速度,肯定快不了!”
李锐听了,下意识地就想反驳:“大眼同志,你这个办法…太被动了,治标不治本啊。 就算我们拖慢他们十天半个月,他们最终还是能把粮食运到忻州府啊!石峻德的大军还是饿不死啊!”
尹大眼却眨了眨他那双标志性的大眼睛,反问道:“特派员,您…您是不是想岔了?”
“嗯?想岔了?”李锐一愣。
尹大眼认真地说道:“特派员,您想想,咱们的任务是啥?是彻底切断粮道,让忻州府的官军立马饿死吗? 俺觉得不是!咱们的任务,是‘拖’!是‘耗’!”
他掰着手指头分析,话语朴实却切中要害:
“官军有两万张嘴,在忻州府,每天人吃马嚼,得消耗多少粮食? 他们从晋阳运粮过来,路远迢迢,损耗又得多少?咱们每让他晚到一天,忻州府的官军就得多饿一天肚子,军心就多乱一分! 咱们拖得起,因为他们吃的粮食,得从老远的晋阳、甚至晋南运来,路途艰难,补给线长!咱们呢? 咱们的根在农村!咱们的粮食,是乡亲们自己种出来的!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咱们跟他们耗时间,看谁先撑不住!”
尹大眼越说越激动:“再说了! 王刚特派员不是已经去晋南了吗?只要晋南那边一起事,把动静闹大! 石峻德和方劲松肯定坐不住!他们后方一乱,前方军心更不稳!到时候,他们肯定要出错! 一出错,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最后,他总结道:“所以啊,特派员!咱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下子把官军打死,而是时间!是耐心! 就用这种‘笨’办法,今天扒他一段路,明天射他几支冷箭,后天散播点谣言… 像牛皮糖一样粘着他,一点点地磨,一天天地耗! 耗到他们粮尽援绝,耗到他们内部生变,耗到咱们晋南的同志打响第一枪!胜利,肯定是咱们的!”
尹大眼这一番“以拖待变,以空间换时间” 的朴实分析,如同醍醐灌顶,瞬间惊醒了陷入思维定式的李锐!
李锐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对啊!大眼同志!你说得太对了! 是我…是我太心急了!总想着速胜,总想着一棍子把敌人打死!却忘了我们人民军最大的优势——我们是在家门口作战!我们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有广阔的根据地作为战略纵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