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江夏城生存指南》
闪电撕裂墨汁般的夜幕,映得破庙残破的窗棂如同骷髅的眼窝。雷声紧跟着炸响,震得屋顶灰尘簌簌而下。许湘云裹紧身上那件散发着霉味和汗酸气的粗麻布衣,仍抑制不住地牙齿打颤。身下是冰凉的稻草,每一次挪动都发出窸窣的声响,更添几分凄凉。她旁边的李沛然也没好到哪里去,湿透的头发黏在额角,嘴唇发青,正用力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试图汲取一丝微不足道的暖意。雨水从屋顶的破洞漏下,在他们脚边汇聚成一小滩浑浊的水洼。
“咯吱”一声,庙门被推开一道缝,夹杂着水汽的冷风猛地灌入。先前收留他们的张老汉佝偻着身子,端着一个粗陶碗侧身挤了进来。碗口冒着稀薄的白气,一股辛辣微甜的气息随之弥漫开来。
“娃子,喝口姜汤,驱驱寒气。”张老汉的声音沙哑干涩,带着浓重的江夏口音,像被砂纸磨过,“这鬼天气,说变就变,淋坏了吧?”
许湘云几乎是抢过那碗滚烫的姜汤,顾不得烫嘴,小口而急切地啜饮着。辛辣的暖流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总算逼退了四肢百骸里的那股刺骨冰寒。她吐出一口带着姜味的热气,声音还带着哆嗦:“老伯,谢……谢谢您!要不是您收留,我们真得冻死在这荒郊野岭了。”她想起刚才在街上语言不通,被路人像看怪物一样围观的狼狈,心有余悸。
李沛然接过张老汉递来的另一碗姜汤,喝得斯文些,但眼神里的急切不输许湘云。他放下碗,郑重地对着老汉深深作了一揖:“老伯救命之恩,没齿难忘。敢问老伯,这里……到底是何处?如今又是什么年月?”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紧,最后一个问题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张老汉就着昏暗摇曳的油灯光,眯起眼仔细打量了这两个衣着怪异、口音奇特的年轻人一番。他布满沟壑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慢悠悠地在旁边一堆干草上坐下,掏出腰间别着的旱烟袋,在陶碗边沿磕了磕烟灰。
“看你们这样子,怕不是遭了难,迷了路的行商?”他自顾自地猜测着,开始往黄铜烟锅里填塞切碎的烟丝,“这儿啊,是江夏城的地界儿。你们眼下待的,是城外废弃的土地庙。”他顿了顿,用火镰点燃了烟丝,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在破庙里弥漫开来。“至于年月嘛……”老汉咂咂嘴,吐出几个字,“开元二十年的春三月。”
“开元……二十年?!”许湘云失声惊叫,手里的空碗差点摔落在地,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她猛地看向李沛然,对方脸色煞白如纸,瞳孔剧烈收缩,嘴唇无声地翕动着,反复确认着那个遥远得如同神话的年号——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黄金时代。公元732年!他们真的被那阵诡异的狂风和发光的玉珏,抛到了一千三百年前!
“怎么?不对?”张老汉被许湘云的反应吓了一跳,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警惕。
“不不不!对!太对了!”李沛然猛地回过神,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只是……离家实在太远,一时……一时有些恍惚。”他悄悄在身后捏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疼痛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穿越!这个只在小说和电影里见过的词,此刻成了他们血淋淋的现实。
许湘云也反应过来,连忙挤出笑容掩饰:“是啊是啊,老伯,没想到一场大雨,竟把我们冲得这么远。”她下意识地摸向自己的口袋,那里还静静躺着那块温润的仿古玉珏。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像一道无形的锁链,将他们牢牢锁在了这个陌生的时空。
张老汉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叹了口气:“唉,兵荒马乱跑丢了的人家也不少。世道不易啊。”他抽着烟,眼神望向门外无边的雨幕,不再追问。
庙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屋外哗啦啦的雨声和偶尔炸响的雷鸣。油灯的火苗在穿堂风中不安地跳动,将三人的影子拉长又扭曲,投在斑驳脱落的土墙上,如同鬼魅。
“老伯,”李沛然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寂,语气带着刻意的恭敬和试探,“您久居江夏,见多识广。不知……可曾听说过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问得小心翼翼,心脏却擂鼓般狂跳起来。这是他们穿越后唯一能抓住的、与“回去”可能相关的线索。那个在黄鹤楼顶约定的名字,此刻承载着千斤重担。
“李白?”张老汉皱起眉头,似乎在记忆的角落里费力搜寻着,“李……白……”他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旱烟袋在粗糙的手指间无意识地转动。
许湘云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连油灯爆出一个灯花的声音都让她心惊肉跳。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哦!”老汉猛地一拍大腿,烟灰簌簌落下,“想起来了!是不是那个……爱喝酒、会写诗的狂生?”他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听跑船的汉子们提过几嘴,说是个了不得的才子,性子却怪得很!前些日子好像真在咱们这一带晃悠过,在江边酒楼喝醉了就吟诗,惊动了不少人呢!都说他诗写得好,有股子……仙气儿!跟天上的谪仙人似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