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暗流涌动
张胜利那边动作快得惊人,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就揣着裹得严严实实的一沓钱敲响了王超家的门,那急切劲儿,仿佛怕晚一秒钟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长翅膀飞了。
王超刚起床,睡眼惺忪地开门,看到门口眼巴巴的张胜利,心里有些好笑,也没多拿乔,利索地收下那还带着体温的八十块钱,约好三天后交货。他需要这几天时间,找个合适的、不引人注目的由头把配件“弄”回来。
送走千恩万谢的张胜利,王超洗漱完,照例先进行每日必备的“仪式”——沟通秒杀系统。今天的三样商品让他精神一振:一箱十二瓶装的茅台酒,用质朴的土黄色陶罐装着;整整二十斤独立油纸包好的什锦糕点,看着就诱人;还有五匹厚实耐磨的卡其布。都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尤其是那茅台酒,在这年头绝对是身份和关系的象征,稀罕得很。
他心里迅速盘算,留下两瓶茅台和几包糕点准备自家逢年过节或者关键时刻送人用,其余的都打包好,准备带去老陈那里。
来到老陈的据点,一打开包袱,老陈的眼睛就像被磁石吸住了一样,死死盯在那陶罐装的茅台酒上,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好半天才咂咂嘴,压低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语气:“小王兄弟……你这路子……是通了天了!这玩意儿……你都能搞到?!这可不是光有钱就行的!”
一番紧张而高效的讨价还价,这批货给王超带来了将近一百二十块的现金收入和一堆实用的票证。他空间里的现金储备又厚实了一截,稳稳突破了五百块大关。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也就十几二十块的年代,这笔钱足够一个家庭舒舒服服过上好几年的好日子了。但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所有现金和重要票证都稳妥地存放在绝对安全的系统空间里。
从老陈那里出来,王超习惯性地拐去了邮局。他像往常一样,看似随意地浏览,实则目标明确,又补充了一批新发行的《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纪念邮票和几版普九工农兵图案的整版票。
看着空间里那几本越来越厚重、分类越来越精细的邮册,他心里那份关于未来的踏实感和期待感就愈发强烈。这些方寸之间的纸片,在他眼里,就是一座正在悄然孕育的巨大金矿。
第三天下午,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王超便找了个离家稍远的、靠近城边废弃砖窑的僻静地方,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从空间里取出一套用旧麻绳仔细捆扎好的自行车配件,故意在配件上蹭了点泥土,弄得看起来像是经过了一番奔波,这才吭哧吭哧地扛起来,绕了点路,回到了胡同,直接扛到了张胜利家。
张胜利早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子里转悠半天了,听到动静一个箭步冲出来,看到王超肩上那沉甸甸的、闪着金属幽光的配件,激动得脸都红了,连忙帮着卸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王超让进屋里,还警惕地探头出去看了看,才把门关上。
“兄弟!我的好兄弟!你可算来了!”张胜利搓着手,围着那堆配件转圈,想摸又怕弄脏了似的,眼睛里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我这几天都没睡好,就盼着这个呢!”
“胜利哥,东西都在这儿了,你清点一下。”王超把配件放在屋角,拍了拍手上的灰,“说明书和用的扳手、钳子都在里面裹着呢。”
“清点什么!我还能信不过你?”张胜利摆摆手,迫不及待地拿起最上面的车架,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那光滑的漆面,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嘴里不住地喃喃,“好!真好!这质感,这漆水,跟你们家那辆一模一样,绝对是正经厂子的好东西!”
“都是一个师傅手里流出来的,质量肯定有保证。”王超笑了笑,再次叮嘱,“胜利哥,装车的时候可得找好地方,尽量晚上弄,别让太多人瞧见,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放心!规矩我懂!”张胜利拍着胸脯,压低声音,“我跟我爸和我弟都说好了,就在我们家这小院里,晚上关起门来弄,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王超点点头,张保国大叔是个稳重明白人,有他把关,应该出不了大岔子。
果然,没过两天,张胜利家也悄无声息地多了一辆崭新的永久二八大杠。尽管他们一家人极力保持低调,但簇新的自行车在这片灰扑扑的胡同里,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显眼,根本藏不住。很快,“张保国家也开始装辆新车了,还是王超那小子给弄的配件”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左邻右舍。
这一下,王超算是彻底在胡同里出了名,成了大伙儿眼中手眼通天的“能人”。先是自家不声不响装了一辆,紧接着又帮张胜利家弄了一辆,这能耐,这路子,可不是普通街坊能有的。
于是,王超家那原本还算清静的门槛,差点被络绎不绝的邻居们踏破。先是关系近的,比如前院平时不太走动的赵大爷,提着半包自己舍不得吃的点心上了门;后院快人快语的孙婶,拿着正在纳的鞋底,一边做活一边唠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