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描绘的,其实就是简化版的压缩干粮,只是借用了厂里新设备的名义。
张保国是技术骨干,一听就明白了:“厂长,这个不难!就是把配料压实,用低温长时间烘烤,让它彻底干透,不容易坏。就是这糖和油……”
王主任也皱起眉头:“糖和油都是紧俏物资,咱们厂的配额也不宽裕,用来做这个,成本太高了。而且,这做出来,算是什么?当慰问品,好像有点怪。”
王超摆摆手:“不全是当慰问品。我的想法是,我们少量试做一批。一部分,作为我们食品厂特有的、体现技术含量的慰问品,送给最困难的几户军烈属,表示我们不同于其他厂的心意。另一部分,我们可以作为厂里技术革新的成果,向上级展示。你们想,军队行军打仗,需要的不就是这种耐储存、顶饿的干粮吗?我们虽然只是街道小厂,但也能有为国防建设出份力的心思嘛!”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真的是,他确实想借此做点事情,无论是慰问军烈属,还是向上级展示能力。假的是,他真正的底气来自于空间里那一百公斤真正的军用压缩干粮,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偷梁换柱”,将厂里试制的产品与系统出品进行对比,或者干脆用系统物资来填补数量,以达到最佳效果。但这后一点,是绝对不能对任何人言的。
张保国听了,眼睛一亮:“厂长,您这想法好!这玩意儿技术不难,还能体现咱们厂的本事!我这就去琢磨配方和工艺!”
王主任还是有些顾虑成本,但见王超态度坚决,而且听起来这确实是个露脸的事情,便也不再反对:“那……我这边尽量调配一些糖和油出来,但量肯定不多。”
“可以,先试做五十斤……不,八十斤看看效果。”王超定了调子,“张主任,你主要负责试制,要快,明天中午前我要看到样品。王主任,你协调好物料。这件事,暂时就我们三个知道,先不要声张。”
两人领命而去。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安静。王超知道,自己这一步,带着一定的冒险成分。用宝贵的糖和油去试制一种看似“不务正业”的干粮,很容易被陆飞或者其他人抓住把柄,扣上“浪费国家宝贵物资”的帽子。
但他必须这么做。一方面,他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来解释未来可能出现的、与“军用”相关的事宜。另一方面,他敏锐地感觉到,在这个时间节点,主动向“拥军”靠拢,展现食品厂的技术潜力和社会责任感,或许能为自己和食品厂,在即将到来的、因人事变动而可能产生的风波中,增加一层保护色,甚至打开新的局面。
这就像下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得失,要看到后面好几步。钢铁厂的事故警醒他,被动防御是不够的,必须主动出击,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态势。
他拿起笔,开始起草一份关于“试制耐储存干粮的技术设想与拥军意义”的简要报告。他要将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定位在技术革新和拥军爱国的高度上。
下午,张保国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第一炉试验品已经出炉,虽然口感和硬度还需要调整,但基本达到了王超要求的“耐储存、顶饿”的效果。王超去车间看了一下,尝了尝那还有些硌牙的饼子,点了点头,让张保国继续改进。
下班回家时,街道上的标语在夕阳下更加醒目。王超推着车,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心里盘算着明天的慰问品交接,以及如何将干粮样品巧妙地呈现出去。
刚进家门,就看见父亲王建国已经回来了,正坐在院子里,脸色比前几天稍微好了一些,但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郁。
“爸,今天厂里怎么样?”王超放下东西,问道。
王建国叹了口气:“还能怎么样?三号炉彻底停了,检修,这个月产量肯定受影响。那个姓胡的,调到后勤科当副科长去了。”
王超沉默。果然如父亲所料,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种处理方式,无疑会寒了很多老师傅的心。
“对了,”王建国想起什么,说道,“今天上面来了个安全检查小组,阵势不小,听说接下来要各个厂都查一遍。你们食品厂估计也跑不了。”
王超心中一动。安全检查?在这个当口?他立刻将其与建军节、拥军氛围,以及自己正在准备的干粮试制联系了起来。这或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安全检查。
“知道了,爸。我们厂会做好准备。”王超应道,心里那条模糊的道路,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第一百二十八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