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最后的考察
天刚蒙蒙亮,王超就醒了。今天是南下考察的最后一天,行程排得出奇的满。他轻手轻脚地完成洗漱,在晨曦微光中完成了系统秒杀。
【英雄牌钢笔两支】,0.01分。
《机械设计手册(精装本)》,0.01分。
【广东凉茶配方集】,0.01分。
都是实用且不显眼的东西,王超照单全收。钢笔可以送人,那本厚厚的机械手册正是他目前钻研技术革新所需要的,凉茶配方集说不定以后厂里或者家里能用上。
七点整,考察团成员准时在招待所食堂集合,一个个脸上都带着连日奔波的倦色。钱副科长扶了扶眼镜,神色严肃地宣布:“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在广州,也是这次南下考察的最后一天。上午要去三个厂子,下午两个,晚上还要开总结会。时间紧,任务重,大家抓紧,注意跟上队伍。”
第一站是广州五金厂。厂区里各种金属材料堆积如山,车间里机床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机油的味道。王超特别留意到他们生产的一种不锈钢材料,表面光洁,耐腐蚀性似乎很好。
“同志,这种不锈钢材料,如果我们要订货,流程怎么走?”王超拉住一位供销科的同志询问。
那位同志翻开一个厚厚的本子看了看,摇摇头:“这种料现在紧俏,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要订,也得等明年第二季度的排产计划出来再说。”
王超默默把这个信息记在心里。虽然食品厂眼下用不上,但未来若真要升级设备,这种材料无疑是首选。
第二站是广州印刷厂。一走进车间,浓重的油墨味便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印刷各种商标和包装盒,色彩鲜艳,套色精准。王超看到一个老师傅正在调试一台老式的海德堡印刷机,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像我们这种小批量的食品标签印刷,咱们厂接吗?”王超指着一条线上正在印制的饼干包装盒问带路的车间主任。
“接是接,”车间主任点点头,“不过现在活儿多,很多厂子都在更新包装,得排队等。”
王超看着那些精美的印刷品,再想想南水食品厂那些简单甚至有些土气的腐乳标签,心里有了想法。
中午,大家在印刷厂食堂匆匆吃了午饭,便赶往第三站——广州制药厂。这家厂子主要生产中成药,车间里飘散着药材混合的独特气味。王超对制药设备兴趣不大,但他注意到对方的质量控制非常严格,每批产品都有详细的记录和留样。
“钱科长,他们这个留样检测制度,我觉得咱们食品厂完全可以借鉴。”王超低声对钱副科长说。
钱副科长推了推眼镜,表示赞同:“嗯,回去可以研究一下,建立我们自己的质量追溯机制。”
下午的第一站是广州灯泡厂。车间里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熟练地组装着灯泡,效率很高。王超发现他们使用的检验设备相当不错,每个灯泡都要经过严格的耐压测试才会装箱。
最后一站是广州化工厂。刚进厂区,一股刺鼻的化学品味就直冲鼻腔。即使戴着厂里发放的简易口罩,王超还是觉得喉咙不太舒服。这家厂主要生产肥皂和香精,王超对香精车间表现出了特别的兴趣。
“技术员同志,这些食用香精,主要都供应给哪些单位?”王超询问陪同的技术员。
“大部分是糖果厂、饮料厂,”技术员回答,“不过最近一些食品厂也开始尝试使用,开发新产品。”
王超仔细看了展示的香精样品,有常见的橘子、柠檬等水果香型,也有奶香型,还有几种味道比较复合的香型。他联想到南水食品厂的腐乳,如果能利用这些香精开发出一些符合更多人口味的新产品,或许是个新的增长点。
全部考察结束,回到招待所时,已是晚上七点多。所有人都累得东倒西歪,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钱副科长虽然也一脸疲惫,但还是强打精神,立刻召集大家开会。
“明天上午自由活动,大家可以处理一下个人事务,买点东西。下午两点,我们准时集合出发,返回南水!”钱副科长首先宣布了返程安排,引来一阵压抑着的轻松叹息。他接着强调:“这次考察,大家看到了、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回去之后,每人要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写一份详细的考察总结报告,要言之有物,重点是提出对我们县、对我们自己单位发展有借鉴意义的建议。”
王超强撑着精神,在笔记本上记下要求。他注意到,钱副科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学习先进技术、推动设备改造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性,这与他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散会后,老周几乎是挪回房间的,一进门就瘫倒在床上,长吁短叹:“哎哟喂……可算要回家了!这半个月跑的,比在车间抡一个月大锤还累人!”
王超也感到浑身酸痛,但他还是坚持着把今天的笔记整理了一遍。五金厂的特种不锈钢、印刷厂的彩色套印技术、化工厂的食用香精应用……每一样都让他觉得不虚此行,对食品厂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具体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