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蜀地,山势渐缓。一路东行,终是踏入了一马平川的中原大地。冯谚诰踏着青草走过秦岭余脉,又沿着落叶在洛水北岸穿行,不觉间已步入冬季。北风卷地而来,吹得路边的枯草瑟瑟发抖,枝头的残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这一日清晨出发时,天色便有些阴沉,行至午后,铅灰色的云层终于不堪重负,纷纷扬扬的雪花开始飘落。起初只是零星几点,后来便愈发密集,如柳絮般漫天飞舞,转眼间便将天地染成一片苍茫。寒风呼啸着掠过旷野,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脸上如针扎般疼。冯谚诰拢了拢身上的布衣,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这样的大雪若是下得久了,恐怕会封路。远远望见前方有一片灯火,打听之下才知是嵩山脚下的嵩阳县。待他走进县城时,暮色已浓,鹅毛大雪依旧没有停歇的意思,街道上的积雪已没过脚踝,行人寥寥,只有几家店铺还亮着昏黄的灯光。
他寻到一家挂着“迎客来”幌子的客栈,推门而入。门轴转动发出“吱呀”的声响,伴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意。客栈里早已生起了两盆炭火,通红的炭火在铜盆里跳跃,将温暖洒满整个大堂。南来北往的客商、行脚的镖师、佩剑的江湖人围坐在一张张桌子旁,有的喝酒取暖,有的高声谈笑,还有的在吹嘘自己的见闻,喧闹的人声驱散了窗外的严寒,倒也热闹。
“客官里面请!”店小二穿着件厚实的棉袄,脸上堆着热情的笑,“看您这一身雪,快烤烤火!今儿个这雪下得邪乎,您能赶到县城可不容易。”冯谚诰点点头,拍了拍身上的积雪,雪沫子簌簌落下。他没有凑那些热闹的桌子,而是选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那里相对安静些。“来一壶热酒,两碟小菜,一碗面。”“好嘞!热酒小菜马上来!”店小二吆喝着去了后厨。
不多时,一壶烫得温热的高粱酒、一盘酱牛肉、一碟腌萝卜,还有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便端了上来。冯谚诰倒了一杯酒,抿了一口,醇厚的酒液滑入喉咙,带着一股暖意流遍全身,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他一边慢慢吃面,一边侧耳听着周围的谈话——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江湖上的许多消息,往往就藏在这些闲聊之中。
邻桌几个镖师正在议论近日的路况,说因为大雪,好几条商道都走不通了,怕是要耽误行程。另一边,两个行商模样的人在抱怨物价,说今年的粮食又涨价了。这些琐碎的谈话,冯谚诰只是听着,并未放在心上。
正吃着,客栈的门又被推开,一股寒风卷着雪花呼啸而入,让靠近门口的几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门口走进来几名官差,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捕头,穿着件黑色的公服,腰间挎着刀,脸上带着几分威严。他抖了抖身上的雪,将帽子上的积雪拍掉,径直走到柜台前。“掌柜的,看清楚了!”捕头将一张画影图形“啪”地一声拍在柜台上,声如洪钟,震得柜台上的算盘都跳了一下。他指着那张纸,对掌柜说道:“近日常有凶徒流窜作案,专挑富户下手,手段极其残忍。此人名叫唐宝,是个江洋大盗,武功高强。若有见到此人行踪者,速速报官,赏银五十两!”五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足够寻常百姓过上半年好日子。众人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凑上前去围观。掌柜的也赶紧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看。那张画影图形是用墨笔画的,虽然算不上十分逼真,但特征却很明显——画上的人面目狰狞,颧骨高耸,最显眼的是眼角有一道长长的刀疤,从眉骨一直延伸到脸颊,看着便让人觉得凶狠。“这刀疤脸看着就不是善茬!”有人低声议论。“专挑富户下手?手段还残忍?这是不要命了!”“五十两赏银呢……要是能撞见,可就发了!”冯谚诰也顺着众人的目光瞥了一眼,心中并无波澜。江湖之大,盗匪横行本是常事,劫富济贫者有之,为祸一方者亦有之,这等事他见得多了,并未放在心上。他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酒,目光落回窗外的风雪中。
然而,邻桌两个江湖人的低声交谈,却像一根细针,轻轻刺了他一下。那是两个三十多岁的汉子,一个背着单刀,一个腰间挂着长剑,看打扮便是走江湖的。两人压低了声音,凑在一起说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冯谚诰耳力过人,还是听清了几句。“这唐宝,我听说过。”那个刀客端着酒杯,用袖子挡了挡嘴,低声说道,“他好像不是什么独行大盗,而是山东潍水‘螳螂门’的人。”“螳螂门?”佩剑的剑客皱了皱眉,显然也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个新近崛起的门派?听说他们的功夫刁钻狠辣,招招致命,出手从不留情。这唐宝既是他们门下,怎会跑到河南地界犯案?螳螂门的地盘不是在山东吗?”刀客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了:“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我听说,他这次出来,不止是为了劫财,好像还在追杀什么人。前几日在洛阳,就有一家姓王的商户被灭了门,一家七口,一个没剩。据说那王家曾收留过一个来历不明的年轻女子,唐宝就是找那个女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