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周王仪仗,终于在暮春时节,抵达了中原重镇——开封府。
这座古城历经黄河水患与战火洗礼,城墙高大厚重,带着沧桑痕迹。城外官道两旁,早已黑压压跪满了开封府的大小官员、士绅代表以及被驱赶来迎候的百姓。旌旗仪仗、鼓乐喧天,场面隆重而喧嚣,试图彰显朝廷威仪与对新藩王的尊崇。
车驾停稳,王府属官高声唱喏。朱橚整了整衣冠,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步下銮驾。他身着亲王常服,面容尚带稚气,但神情平静,目光扫过跪伏一地的人群,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臣等恭迎周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以开封知府为首的官员们齐声高呼,声音在旷野中回荡。
“众卿平身。”朱橚的声音清朗,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威仪。
繁琐的迎候礼仪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朱橚始终保持着温和而疏离的态度,对官员们的奉承问候只是微微颔首,并不多言。他的表现,完全符合一个初来乍到、谨慎守礼的年轻藩王形象。
礼仪完毕,队伍并未立刻入城。按照规矩,朱橚需先前往城外早已修建完毕的周王府邸安顿。王府位于开封城西北角,占地广阔,殿宇恢宏,虽是新建,却刻意仿了旧制,透着亲王府邸的庄严气派。
朱橚在属官的簇拥下进入王府,大致巡视了一番。只见亭台楼阁,花园水榭,一应俱全,只是缺乏人气,显得有些空旷冷清。他对此似乎并无不满,只是简单吩咐了随行的王府太监和属官,按照规制尽快安排人手清理安置,便以旅途劳顿为由,进入了预留的正殿后院休息。
关闭殿门,屏退左右,只留下两个绝对可靠的心腹小太监在外看守。朱橚脸上那层温和的面具才缓缓褪去,露出一丝深深的疲惫,但眼神却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他快速走到书案前,那里早已摆放着几封看似普通的家书和账本。他指尖灵巧地拆开火漆,取出内藏的密信——那是先期抵达的“鸮二”和“鸮五”发出的最新报告。
“鸮二”汇报:王府内部初步勘察完毕,主体结构稳固,但发现三处疑似被动过手脚的暗道入口(已做标记并暗中封锁),库房及书房区域需重点布防。王府原有仆役共计一百二十人,已初步筛查,背景复杂,需逐步替换或监控。开封府官员今日所呈礼单已记录在册,正在分析其价值及背后关联。 “鸮五”汇报:护卫已接管王府四门及关键岗哨,明哨已布设完毕,暗哨及夜间巡逻路线已规划。城外基地人员已化整为零,部分精锐以各种身份混入王府匠户、杂役队伍,随时待命。另,发现两拨身份不明者曾在王府外围窥探,已派人反向追踪。
朱橚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心中飞速盘算。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父皇果然没放心到直接给他一个“干净”的王府,暗桩监视是必然的。地方官员的态度暧昧,需要仔细甄别。而外部势力的窥探,除了检校,是否还有四哥的人?或者其他什么人?
他沉吟片刻,铺纸研墨,开始下达就藩后的第一波指令,笔触冷静而清晰:
“谕:鸮二:暂缓清理原有仆役,以免打草惊蛇。优先掌控厨房、水井、采买三条线,确保饮食起居安全。礼单分析重点:标注与京中、尤其与北平有牵连者。” “谕:鸮五:明哨照常,暗哨加倍。对那两拨窥探者,放长线,查根底。挑选绝对可靠之‘铁爪’,组建贴身卫队,不得超过十二人,要求:哑者或外地孤寡优先,背景清白,绝对忠诚。” “谕:鸮三:启动‘蛛网’计划,目标:开封府衙三班六房、漕运码头、各大药行、粮行、车马行。搜集一切流言蜚语、账目异常、人员往来信息,尤其是关于前任官员、卫所将领、地方豪强的底细。” “谕:鸮七:就地设立简易药坊,以王府需求之名,大量采购本地药材,开始了常规成药制备。秘密研发重点:强效金疮药、解毒剂、迷药(非致死)、便携式医疗包。”
指令发出,他才轻轻吁了口气。开局还算顺利,“夜枭”的框架正在快速且无声地嵌入这座古老的王府和这座城市之中。
接下来的几日,朱橚深居简出,对外只宣称水土不服,需要静养。他每日大多时间待在书房,阅读开封府志、地理图册,偶尔召见王府长史、典簿等属官,询问封地户籍、田亩、赋税等基本情况,态度温和而好学,完全是一副准备安心治理封国、不问外事的模样。
暗地里,来自“夜枭”的各路信息却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他的书房,经过他的梳理分析,变成一条条新的指令再发出去。一张以周王府为中心,逐渐向外蔓延的情报与行动网络,正在黑暗中有条不紊地编织着。
这日,他正在查看“鸮三”送来的一份关于开封漕运帮派势力分布的密报,王府长史前来禀报:开封知府携同知、通判等一众官员,前来拜见,并请示王爷何时接受众官正式觐见及询问王府对封地治理有何“训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武:医圣朱橚请大家收藏:(m.2yq.org)洪武:医圣朱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