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另一半金佛
雨丝还沾在青布衫的衣角,带着巷口老槐树的湿意,沈亦臻推老宅木门时,指腹先触到了门环上的铜绿。那铜环比他记忆里更沉些,“吱呀”一声推开时,灰尘在门楣漏下的天光里浮沉,像被惊扰的旧时光。苏清沅跟在他身后,怀里抱着那半尊金佛,锦盒边角硌得她掌心微麻——这是他们从城西废弃古寺的佛龛下寻来的物件,佛身断口处还留着暗红色的锈迹,像是藏了半生的秘密。
“先去堂屋歇会儿?”苏清沅看着沈亦臻站在天井中央发怔,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株半枯的兰草上,那是他母亲生前种的,如今竟还剩几片青叶绿着。沈亦臻回过神,喉结动了动,声音里带着点沙哑:“去书房,我记得爹有个盒子。”
老宅的书房在东厢房,门板是厚重的梨花木,上面还留着他小时候用刻刀划下的歪扭刻痕。沈亦臻伸手去推,门板却比想象中紧,他加了点力,才听见“咔嗒”一声,像是门轴里的锈迹被磨开。屋里的霉味混着旧书的纸香扑面而来,窗棂上的糊纸破了几个洞,风从洞里钻进来,吹得书架上的线装书“哗哗”作响。
书案还是当年的样子,紫檀木的桌面被岁月磨得发亮,中间放着一方端砚,砚台里的墨早已干涸,结成了深褐色的痂。沈亦臻的目光扫过案头的笔筒、镇纸,最后停在书架最上层的一个紫檀木盒子上——那盒子比他记忆里小些,边角包着铜皮,铜皮上的花纹已经被氧化得发黑,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就是这个。”沈亦臻踮起脚,指尖触到盒子时,心脏突然跳得快了些。他记得小时候,有次趁父亲不在,偷偷搬来凳子想够这个盒子,刚碰到边角就被父亲撞见,那是父亲唯一一次对他发狠,红着眼眶把他拽开,说“这东西不是你能碰的”。后来他再没敢靠近,直到父亲去年病逝,这盒子就一直留在书架上,像个被遗忘的谜。
苏清沅走过来,帮他扶住书架,生怕他踮脚时碰倒了旁边的书。沈亦臻深吸一口气,双手捧住盒子,入手的重量比他想象中沉,盒子底部似乎还贴着什么东西,隔着木质传来细微的凹凸感。他把盒子放到书案上,指尖在铜扣上摩挲——那铜扣是朵莲花形状,花瓣间卡着细小的锈,他用指甲轻轻抠了抠,锈屑落在案上,像碎掉的时光。
“能打开吗?”苏清沅凑过来,目光落在铜扣上,她看见铜扣内侧刻着一个极小的“沈”字,笔画里积着灰。沈亦臻没说话,试着转动铜扣,刚开始有些滞涩,他加了点力,听见“咔”的一声轻响,铜扣应声弹开。他慢慢掀开盒盖,一股淡淡的檀香从里面飘出来,那香味不似寻常的檀香,带着点清苦,像是在木盒里封了几十年,终于重见天日。
盒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上放着的东西,让沈亦臻和苏清沅同时屏住了呼吸——那是另一半金佛。佛身同样是赤金打造,断口处的弧度与他们带来的那半尊严丝合缝,佛的右手握着一串念珠,每一颗念珠上都刻着极小的梵文,佛的左眼镶嵌着一颗黑色的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幽光。
“真的是另一半。”苏清沅的声音带着点颤抖,她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锦盒打开,将那半尊金佛取出来。沈亦臻伸手接过,指尖触到金佛时,能感觉到金属的冰凉,佛身的纹路被工匠打磨得极为细腻,连衣褶的褶皱都清晰可见。他调整了一下角度,将两半金佛的断口对准,轻轻一合——
没有丝毫缝隙。
完整的金佛稳稳地落在紫檀木盒的绒布上,高约一尺,佛身呈跏趺坐,左手托着一个莲台,右手握着念珠,眉心镶嵌着一颗红色的宝石,与左眼的黑宝石相映成趣。佛的衣袍上刻着缠枝莲纹,纹路里还残留着些许金粉,在天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像是把整个盛唐的霞光都藏在了上面。
沈亦臻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拂过佛身的纹路,突然摸到佛背有一处细微的凸起。他凑过去细看,发现那是一个极小的凹槽,凹槽里刻着一行小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他用指尖擦了擦凹槽里的灰,才看清上面刻的是“开元十七年,敬造此佛,愿家国永安”。
“开元十七年……”苏清沅轻声念出这几个字,眼睛亮了起来,“那是唐玄宗时期,算下来,这尊金佛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她伸手碰了碰佛身的缠枝莲纹,指尖能感觉到纹路的凹凸,“你看这工艺,衣褶的层次感,还有宝石的镶嵌手法,都是唐代宫廷造像的风格,这尊金佛,说不定是当年皇家供奉的物件。”
沈亦臻没说话,目光落在佛身的断口处。他仔细看了看,发现断口处的痕迹并不是自然断裂,而是有人用利器刻意切割的,切口处还留着细微的划痕,像是切割时有些匆忙。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样子,父亲躺在床上,气息微弱,却一直抓着他的手,说“书房的盒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当时他以为父亲是担心他动了里面的贵重物品,现在想来,父亲是在保护这尊金佛的秘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目光所及都将是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