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对小西山多地主富农成份的始末、由来、划分情况,由当时的土改工作队长王成满、土改积极分子以及当事人董万空等进行说明、澄清,形成材料后逐级申诉,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注,相信一定会实事求是地进行更正。我党历来都是有成分论而不唯成分论,甚至领袖和高级干部,也不是个个都出身贫农。地主富农也是人民中的一分子,既然土改中能纠偏,和平年代也要知错必改。而被错划为地主富农成分的人,不能自暴自弃,更要加倍努力,搞好生产生活。
为有牺牲当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改变小西山,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对小西山人的教育,要抓紧进行。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热爱国家和社会主义,培养高尚的集体主义思想,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邻里团结家庭和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高举“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紧跟党的领导,努力奋斗,将小西山变成金山、银山、花果山,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达到!
父亲把“报告”念给姚董万金听,吓了他一大跳:“我的天哪,你哪是社员?我看你县长都不换!这篇文章不应该送给我,应该送到北京给毛主席看。”
他把文章拿给瞎董万空看,“掉爪子”看了直掉眼泪。
他说:“没想到老董家有这样的能人。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没看透小西山也没看透自己,全被此君看透。小西山有奔头,大伙儿有奔头了。”
他和董万金商量半天,把文章送给盐场大队书记董云铁。董云铁住在大西山,头几年从部队复员回来。他和董家人的品行一样,性格直爽疾恶如仇。
他抗日战争时期参军,屡立大功。他的一大包军功章,给孩子当了玩具,丢的一枚不剩。他当兵第三年当连长,因为嫉恶如仇抗上,转业回家。本来把他安排在粮站当主任,他看不惯同事往家拿粮,辞去公职回盐场,当了个挣公分的书记。他也一直为小西山的光棍问题发愁,想出多种办法都行不通。
头几天,董云铁知道小西山董希录全家从黑龙江回来。
他看了父亲的材料,第二天翻过大沙岗子,来小西山我家登门拜访。
他一脸麻子一身伤疤,说话声音响亮,和父亲谈了一上午,对小西山的问题和全大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了解了父亲的历史,给予高度评价。
他感叹地说:“你和我一样,回小西山是大材小用。县里在复州湾修铁路,我们大队抽调五十个社员,这几天出发,你带队,回来之后再做安排。”
他嘱咐父亲,一定要注意安全,把五十个人囫囫囵囵地带回来。父亲带回一本厚厚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阅读文件汇编》,送给董云铁。
第三天,父亲带领盐场工程队,去复州湾修铁路。
两个月之后,父亲除了将五十个人安安全全带回来,还带回两张奖状。一张是盐场工程队被评为县先进集体,另一张,是父亲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他省下十五块钱伙食费,给一大家子每个人都买了礼物。
他给太奶买点心,给爷爷和几个叔叔买酒,给老叔买了件衬衫,给老婶和妈妈每人买了六尺花布,给孩子们买糖,给五叔和小叔买文具盒、铅笔、橡皮。
父亲离开之后,大队给张老万屯和他原来工作的区政府发去两封信函。前一封到了大队书记柏家福手里,后一封到了区派出所所长龙海良手里。柏家福仍对爷爷走火那一枪耿耿于怀,龙海良一直认为父亲历史不清,结果可想而知。
父亲到家没等喘口气,董万金进来,一改常态:“你赶紧去生产队上工。”父亲说:“我想歇一下午,明天再去。”妈妈给董万金卷烟、倒水,他仍不开面:“你马上去生产队上工。”父亲知道其中必有原因,吃了两口地瓜:“好,我现在就去。”妈妈拦住父亲:“牲口也得吃口料喝口水喘口气,明天去。”
董万金蛮横地说:“我是队长还你是队长?我说了算!”妈妈说:“在我家,你猫长狗长都不是,出了我家门,管你是驴长马长。”董万金蛮横地拽父亲:“快走!”妈妈说:“你把手放开!”董万金说:“我不放,你敢把我怎么样?”
妈妈手里拿着线板,“嘎嘣”一声打在董万金手上。他“嗷”一声放开,照父亲的脑门弹了个“嘎崩”。父亲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面带微笑一动没动。
董万金得寸进尺,打了父亲一拳:“你走不走?”父亲顺从地说:“我走。”
妈妈去外屋地拿了把菜刀,堵住董万开:“你爪子欠剁是不是?”
董万金把手放在炕沿上:“你敢剁,才算边外人有章程。”
妈妈一刀剁下去,父亲猛地拉开董万金的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出小西山请大家收藏:(m.2yq.org)走出小西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