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五金店老板老吴” 突然弹出,头像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切割工具:“李老师!切铁板找我啊!我捐 10 把合金钢锯、5 个角磨机!再视频教你们切 —— 比切我家的钢管还利索!沈老师要是想试试,我再捐副防护手套,别切到手!” 他还发了段角磨机切割铁板的视频,“你们看,一分钟就能切一块,比菜刀快 10 倍!”
沈亦舟刚帮小芸把面团揉光滑,抹了把脸上的面粉,对着镜头笑道:“王哥的花生油、李姐的棉被、老吴的工具,真是及时雨!不过这油饼得讲究‘外酥里软’,面粉和水的比例要 2:1,加半勺盐和少许酵母,醒面 20 分钟,这样烙出来的饼不硬。这是沈亦舟教的,他以前在淮扬菜餐厅做过油饼,比我懂行。” 他指了指旁边的白菜,“白菜要切成碎末,挤干水分,不然和面团的时候会粘,还会影响饼的酥脆度 —— 小芸刚才就挤了半碗白菜水,比我挤得还干净。”
周小雨拿着账本走过来,补充道:“受潮的面粉已经用除湿袋处理好了,王哥的酱油和香油已经到了山下,老吴的切割工具估计中午能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铁板不够,等工具到了,我们切好铁板,再用粉丝捐的便携炉,就能多搭 3 个临时灶台,孩子们就不用排队了。” 她还展示了新的捐款明细,“刚有个‘快递小哥小刘’捐了 200 元,附言‘送了 10 单快递攒的,买铁板’;还有‘退休医生陈叔’捐了 500 元,附言‘买冻疮膏,孩子们别冻手’,现在捐款总额快到 65 万了!”
【白菜腊肉油饼实操细节】
食材预处理 —— 应对安置点物资短缺
面粉醒发:周小雨将处理好的面粉倒进大瓷盆,加入温水,“冬天水温要高一点,35℃左右,酵母才能发酵 —— 用粉丝捐的温度计测一下,正好。” 她边说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揉到面团表面没有干粉,不粘手,就算揉好了。” 沈亦舟在面团表面抹了层花生油,“冬天醒面慢,抹层油能防止表面变干,再把盆放在铜锅旁边,用煮雪水的余温加热,醒面时间能缩短到 15 分钟。” 小芸蹲在旁边,时不时用小手摸一下面团,“沈叔叔,面团变大了,是不是就醒好了?” 沈亦舟笑着点头:“对,变大了就说明酵母在工作,能烙饼了。”
白菜与腊肉处理:李伟将白菜切成碎末,放进纱布里,用力挤压,“要挤干水分,不然和馅料的时候会出水,饼会软塌塌的,不酥脆。” 他挤了半碗白菜水,递给旁边的孩子:“这水别浪费,加点糖就是白菜汁,能解渴。” 腊肉则切成小丁,“之前剩下的腊肉不多了,切成小丁,每口饼都能吃到,不浪费。” 张爷爷坐在旁边,帮着把腊肉丁里的肥油挑出来,“肥油可以熬成猪油,烙饼的时候刷一点,更香。” 他把肥油放进小铜锅,在炭火上慢慢熬,很快,猪油的香气就飘满了帐篷。
馅料调制:沈亦舟将挤干的白菜末、腊肉丁放进碗里,加入王哥捐的酱油和香油,再放少许胡椒粉,“酱油别放太多,咸了孩子不爱吃;香油加一勺,能提香。” 他用筷子反复搅拌,“要拌匀,不然有的饼咸,有的饼淡。” 小芸也学着搅拌,小手握着筷子,虽然动作笨拙,却搅得很认真,“沈叔叔,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包了?” 沈亦舟摸了摸她的头:“对,等面团醒好,就能包馅料了。”
油饼烙制 —— 适配临时灶台与简易工具
面团分块与包馅:醒好的面团放在撒了干粉的石板上,李伟用手将面团分成每个 100 克的小剂子,“分均匀,烙出来的饼大小一样,方便分给孩子。” 他拿起一个小剂子,用手掌压成圆形,中间放上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捏紧口,再用手轻轻压扁,“不用擀面杖,用手压就行,这样饼里有空气,烙出来更蓬松。” 小芸也拿起一个小剂子,学着压成圆形,虽然包的时候漏了点馅料,却还是开心地举起来:“沈叔叔,你看我包的!”
铁板烙制技巧:志愿者终于用老吴捐的角磨机切好了铁板,搭在便携炉上。李伟在铁板上刷了层花生油,待油冒烟,将包好的饼放上去,“中火烙,每面烙 3 分钟,看到饼表面金黄,鼓起来,就熟了。” 他用铲子轻轻翻动油饼,“铁板受热均匀,不用总翻,翻太勤会掉渣。” 张爷爷熬好的猪油派上了用场,李伟在饼的表面刷了层猪油,“刷点猪油,饼更酥脆,还能保温,孩子揣在怀里,凉了也好吃。”
批量制作与保温:周小雨找来了粉丝捐的保温箱,将烙好的油饼放进保温箱,“每个保温箱能放 20 个油饼,能保温 2 小时,孩子们就算排队,也能吃到热乎的。” 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有的揉面团,有的包馅料,有的烙饼,很快,第一箱油饼就装满了。小芸捧着保温箱,分给排队的孩子,“慢慢拿,每个人都有,不够还有。” 孩子们接过油饼,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酥脆的饼皮在嘴里裂开,香气瞬间充满口腔,有的孩子吃得太急,烫得直呼气,却还是舍不得放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