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锅里的面疙瘩渐渐浮出水面,李伟用木勺轻轻推散:这会儿该下海菜了。 他将切得细碎的海菜撒进锅中,手腕灵活搅动,大火煮三分钟,让海菜的鲜劲儿彻底熬进汤里,面疙瘩也能吸饱这股海味。
周小雨旋开香油瓶,金黄的油液呈细线状坠入锅中:一勺香油是点睛之笔,既能提鲜又不会腻,保准让汤头更勾人。 她边说边用筷子轻敲瓶口,最后几滴香油精准地滴落在翻滚的汤面上。
李伟舀起半勺汤,吹凉后抿了一口,满意地点头:咸淡拿捏得刚刚好,鱼汤和虾仁的鲜甜打底,海菜的清鲜收尾,这碗疙瘩汤既有营养又开胃,给孩子喝再合适不过。
周小雨找来县民政局送的保温桶(上周到的,用来装公益物资),每个桶里盛 6 碗疙瘩汤,“保温桶能保热 4 小时,施工师傅们装窗户没时间过来吃,咱们分两批送,第一批给装窗户的师傅,第二批给贴贝壳墙的村民。” 小玥帮忙分汤,用的是 “宝妈群” 捐的卡通碗(上周和围裙一起捐的,50 个),碗上印着小鱼图案,正好配海鲜疙瘩汤。“给张师傅盛一碗,多放疙瘩,他装窗户累了,要多吃点;给刘师傅留一碗(木工师傅),他等会儿来指导,喝着暖身子;给妈妈留一碗,用最大的碗,多放虾仁,妈妈爱吃虾仁。” 阿婆这时送红糖小米粥来了,提着三个大保温桶:“小米粥放了红糖,驱寒效果好,师傅们刨木头冷,喝着暖身子。”
上午十点,“门窗配件店赵哥” 的送货车准时到了,拉着木工刨子、2 套门轴,还有老陈捐的 2 把木工锯。司机师傅边卸车边说:“赵哥特意交代,刨子要磨好再送过来,直接就能用;门轴是不锈钢的,海边用不容易生锈,还送了 2 包螺丝,够装两扇门。” 施工师傅们围过来,眼里满是期待,张师傅拿起刨子试了试,刨木头的声音很顺滑,刨下来的木片薄而均匀:“这刨子好用,比我家那把老刨子强十倍,调整窗框肯定快!”
上午十一点,县木工队的刘师傅到了,手里拿着工具箱,里面的工具摆得整整齐齐。“窗框宽了 5 厘米,分三次刨,每次刨 1.5 厘米左右,最后一次刨 0.5 厘米,这样不容易刨歪,” 他边示范边说,“刨的时候要顺着木纹刨,别逆着来,不然木头会开裂,影响窗框的牢固性。” 小玥和小涛也来帮忙递工具,小涛递刨子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刘师傅的手,赶紧道歉:“刘师傅,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刘师傅笑着说:“没事,下次小心点就行,你这么小就来帮忙,真能干。”
弹幕里有人刷 “刘师傅专业”“窗框有救了”,ID “装修博主小田” 留言:“发泡胶已经到镇上了,让三轮车送过来,20 分钟到,记得打胶的时候要均匀,别漏打!” 李伟赶紧回应:“谢谢小田提醒,我们记着,保证打均匀,不让贝坊漏风。” 县文旅局的工作人员也到了,带来了招牌设计稿:“有三种样式,一种是木质招牌(刻‘望海贝坊’四个字,旁边刻海浪图案),一种是金属招牌(喷塑,不容易生锈),一种是贝壳镶嵌招牌(用剩下的小贝壳镶嵌,更有渔村特色),你们选一种,下周就能制作。”
中午十二点,施工师傅们喝着疙瘩汤和小米粥,浑身有劲。刘师傅和张师傅开始调整窗框,刘师傅刨木头,张师傅扶着窗框,动作很熟练,没一会儿就把宽出的 5 厘米刨掉了,窄的地方垫上涂了防水胶的木片,窗框慢慢变正了。“现在装门轴,” 刘师傅说,“门轴要对齐铰链,用螺丝固定牢,不然门会歪,关不上。” 小涛站在旁边看,眼里满是好奇:“刘师傅,我能试试拧螺丝吗?我在家帮妈妈拧过,很厉害的。” 刘师傅笑着说:“可以,不过要小心,别拧到手。”
下午两点,“装修博主小田” 捐的发泡胶到了,刘师傅教大家打胶:“沿着窗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打,打一圈,要均匀,别太多也别太少,太多会溢出来,太少会漏风。” 张师傅拿着发泡胶枪,慢慢打胶,动作很小心,小玥和小涛在旁边看,生怕漏打了地方。“打胶后要晾 2 小时,等发泡胶凝固,” 刘师傅说,“凝固后切平,再刷防水漆,就不会漏风了。”
下午四点,窗框调整好,门轴也装好了,发泡胶也打了,贝壳墙也贴完了,整个 “望海贝坊” 看起来漂亮多了 —— 贝壳墙的海浪图案很清晰,中间的老海螺壳在阳光下泛着光,彩色的海螺壳像真的海浪在流动,孩子们画的彩绘贝壳贴在间隙里,很有特色。设计师小林看着贝坊,满意地说:“比设计图还好看,有村民们的参与,还有孩子们的帮忙,更有感情,更有渔村特色,游客来了肯定喜欢。”
小玥拉着妈妈的手,指着贝壳墙和装好的窗户:“妈妈,你看,‘望海贝坊’的贝壳墙贴完了,窗户也装好了,以后咱们就能在新厨房里做饭了,再也不用在临时帐篷里煮了。” 妈妈摸着贝壳墙,又看了看装好的窗户,眼泪一下子掉下来:“玥玥真能干,‘望海贝坊’真漂亮,妈妈以后回来,就能在新厨房里给你做热饭了,再也不用担心风吹雨淋了。” 她蹲下来,抱着小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谢谢玥玥,妈妈今天特别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