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上午九点,西双版纳雨林的晨雾像被暴雨泡透的棉絮,沉甸甸地坠在考察队的防水衣上,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布料摩擦时“咕叽”的水声。李伟的登山靴彻底陷进红壤烂泥里,深及脚踝的泥浆像有黏性的胶水,拔腿时连带着掀起块暗红色的土疙瘩,裤脚早已硬成壳,泥渍在膝盖处叠出层层褶皱——就在半小时前,阿海开的三轮摩托刚冲进雨林边缘的缓冲带,后轮便“哐当”陷进隐蔽的泥坑,车轮空转时溅起的泥浆,把车斗里“望海贝坊”的海鲜干货袋糊成了褐色,那是渔村乡亲们连夜打包的捐赠物资,袋角的麻绳都渗着鱼腥味。
“再垫块杉木板!”阿海扯着嗓子吼,晒得黝黑的胳膊青筋暴起,他掀开后备箱,把县应急管理局捐的防水帆布卷成筒状塞进轮下。木板刚触地就发出“咔嚓”的脆响,断成两截的瞬间,三轮车又往下沉了半尺,车斗里的压缩饼干箱顺势倾斜,三包印着“高原特供”的饼干滚进积水中,真空包装纸瞬间吸饱水分,鼓得像透明的气球。周小雨蹲下身去捡,手指刚碰到包装就猛地缩回——雨林清晨的气温只有12度,潮湿的寒气顺着袖口往骨头缝里钻,指尖冻得发僵,连饼干袋都捏不牢。
“小张,信号怎么样?”李伟抹了把脸上的水珠,睫毛上挂着的雾滴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胸前的相机背带上。文旅局派来的专员小张正举着手机在树杈间晃,屏幕上的信号格像喘气似的时断时续:“李队,只有2G!发不了视频,文字消息都得转半天。老王在前面探路说,三公里外有个傣家竹楼,能避雨还能借工具,就是那片是蚂蟥区,他的裤腿都被咬透了。”小张说着掀起工装裤,小腿上一只黑褐色的蚂蟥正弓着身子吸血,圆滚滚的像颗发胀的葡萄干。周小雨吓得捂住嘴,阿海却随手捡起根带刺的树枝,精准地挑开蚂蟥,从兜里摸出打火机燎了燎伤口:“别怕,这玩意儿比海边的沙虱好对付。我上次在礁石上被沙虱咬,腿肿了三天,比这厉害多了。”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突然砸在树叶上,“噼啪”声瞬间连成一片,雨林转眼变成密不透风的水帘。李伟赶紧把怀里的铁盒塞进防水背包,那是渔村刘姨捐给雨林孩子的巧克力,锡箔纸包装一旦受潮就会化掉。“先去竹楼避雨!”他刚迈步就被横生的藤蔓绊倒,膝盖重重磕在埋在泥里的石头上,疼得他倒抽冷气,额头上瞬间冒出汗珠。阿海背上的小海探出头,肉乎乎的小手从兜里掏出块皱巴巴的创可贴:“李叔叔,贴这个。小玥姐姐说,贴了就不疼了。”那是渔村孩子小玥塞给他的,上面印着黄色的卡通小鱼,此刻贴在李伟渗血的膝盖上,像朵顽强的小花。
中午十二点,考察队四人终于踩着泥浆抵达傣家竹楼。竹楼悬空的地板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主人玉姐正站在廊檐下择菜,看到他们满身泥污的模样,立刻放下手里的竹篮往屋里喊:“阿妹,烧两大锅热水!”她穿着靛蓝色的傣锦筒裙,腰间的银饰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转身端来两大碗冒着热气的糯米饭,竹碗边缘还沾着几粒晶莹的糯米,“前面就是勐腊村,老王叔一早就在村口等了。这几天下雨,蚂蟥疯长,我给你们拿点石灰粉,撒在裤脚边能防着点。”她指着墙角堆着的竹篮,里面码着一排排褐色的菌菇,“这些是昨天孩子们去后山采的牛肝菌,新鲜得很,你们煮着吃,补补力气。”
竹楼中央的火塘正旺,火苗舔着铁锅发出“滋滋”的声响。李伟把湿透的手机放在炭火旁烘干,屏幕上的水汽渐渐凝成水珠滴落。突然,手机“叮咚”响了一声,4G信号格竟然稳稳地亮了起来。“有信号了!能开直播了!”小张立刻帮着架起手机支架,镜头正好对准火塘上沸腾的铁锅,玉姐刚放进的牛肝菌在沸水中翻滚,散发出浓郁的鲜香,混着炭火的暖意,驱散了众人身上的寒气。小海趴在阿海腿上,圆溜溜的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好奇地伸手去够镜头。
“家人们,我们终于冲出‘雨林泥坑副本’了!”李伟对着镜头苦笑,故意把膝盖上的卡通创可贴凑过去,“看看这雨林给的‘见面礼’,膝盖开了花,还差点被蚂蟥当‘自助餐’。不过咱们有口福,今天教大家做道雨林限定美食——菌菇鲜虾粥,用玉姐给的牛肝菌,配阿海带的鲜虾干,煮出来的粥鲜得能掉眉毛。先跟大家分享个‘血泪教训’——去年在渔村,我把毒蘑菇当成牛肝菌煮,粥煮出来发蓝,幸亏老王叔路过,说那是‘见手青’,不然现在我就没法在这儿跟大家唠嗑了!”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瞬间从几百飙升到2.3万,弹幕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要把屏幕淹没。ID“烘焙博主小甜”的留言最先飘到顶端,还带着粉色的爱心表情:“李老师注意安全!我上周捐的20双防蚂蟥袜子和20条速干毛巾,昨天已经送到勐腊村乡镇政府了,老王叔说下午就帮忙送过来!上次我用牛肝菌烤饼干,没烤熟就吃了,拉了一天肚子,大家煮菌菇一定要煮够15分钟,千万别学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