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清晨八点,勐腊雨林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尽,考察队的拖拉机就碾着湿润的红壤驶离了雨林边缘。李伟刚把沾着泥点的防水衣叠好,手机就弹出了勐腊县文旅局的消息:“‘勐腊竹灶坊’奠基仪式定在下周三,县住建局技术员明天一早就进村,专门指导竹结构安全施工。”他望着车窗外渐渐淡去的墨绿轮廓,指尖划过直播后台——昨晚发布的“竹灶坊选址”短视频播放量已破10万,评论区里“催更雨林美食”“盼着厨房冒烟”的留言,像海边的浪花般此起彼伏。
“李队,快看阿雅的新雨衣!”小张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的快递截图还带着物流信息的墨痕,“宝妈群捐的100套儿童雨衣和50个卡通餐盒,昨天下午就从乡镇政府送到勐腊村了。你瞧这张照片——”镜头里的阿雅站在傣家竹楼的廊檐下,粉色雨衣上的小兔子图案被阳光晒得发亮,她捧着印着小鱼的餐盒,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身后几个孩子举着彩色雨衣转圈,裙摆飞扬间,像在绿雨林里开出了一朵朵花。
阿海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眼角余光扫过车斗里的物资箱——阿雅和孩子们送的牛肝菌用芭蕉叶层层裹着,即便隔着木箱,也能闻到淡淡的菌香。“小海这臭小子,昨晚打电话催了我三次,”他笑着摇头,方向盘在掌心转了个弯,“说渔村的孩子们折了一整晚千纸鹤,让我务必带回来寄给雨林小伙伴。以前他连写作业都偷懒,现在天天追着我问‘阿雅姐姐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那股认真劲儿,比考满分还上心。”
周小雨趴在副驾驶座上,鼻尖几乎贴住账本,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刘姨捐的300元,我已经换成10双防滑雨靴,托老王昨天送到村里了;烘焙博主小甜捐的防蚂蟥袜子,岩温说分给建厨房的村民后,大家都夸比以前裹的布条管用多了;月捐计划又新增500人,现在每月能稳定筹到2300元——除了雨林厨房的食材开销,还能匀出一部分买教学厨具。对了,阳光厨具厂捐的5套儿童烤箱,物流显示下周一到,正好赶上奠基仪式派上用场。”
中午十二点,拖拉机碾过渔村的石板路时,远远就看见“望海贝坊”的贝壳招牌在阳光下闪着光。沈亦舟带着十几个孩子站在路口,手里的“欢迎回家”纸牌上,画着歪歪扭扭的虾干和菌菇,颜料还带着未干的潮气。“李叔!你们可算回来了!”小玥扎着羊角辫跑过来,布包在怀里抱得紧紧的,“这是我们晒的海鲜干货,有烤虾干还有鱼片,都是趁周末大太阳晒的,保证不咸不柴!”布包一打开,金黄的虾干透着阳光的味道,每个小袋子上都画着卡通小鱼,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渔村小伙伴赠”。
下午两点,李伟刚把手机支架架在操作台上,“烟火厨坊”直播间就涌进3万多观众。镜头里,“望海贝坊”的灶台摆满了食材——渔村的虾干、鱼片码在竹篮里,雨林的牛肝菌裹着水珠,孩子们围在桌边,小手指轻轻碰了碰菌菇,又赶紧缩回去,像触碰易碎的珍宝。“家人们,我们从雨林平安归队啦!”李伟对着镜头挥手,身后的小玥举着牛肝菌凑过来,胳膊都举酸了,“今天咱们做道‘傣味海鲜竹筒饭’,把渔村的海味和雨林的傣味融在一块儿,这可是‘望海贝坊’和‘勐腊竹灶坊’的第一次跨界合作!不过先跟大家说个糗事——我第一次做竹筒饭,没把竹筒烤干就装米,结果‘砰’的一声裂了,米饭全漏进火里烤成黑炭,小涛捧着焦饭团笑我:‘李叔叔,你这是做了个竹筒炭吧?’”
弹幕瞬间被笑声刷屏。ID“烘焙博主小甜”的留言带着粉色爱心:“哈哈!我太有共鸣了!上次用湿竹筒烤曲奇,饼干粘在筒壁上抠都抠不下来,我家娃追着我要‘竹筒饼干’,差点把厨房掀了!李老师听我一句劝,竹筒一定要先烤干水分,我捐的烘焙油纸你垫在竹筒里,米饭绝对不粘!勐腊村的孩子肯定爱吃这种带竹香的饭!”
ID“勐腊县文旅局”的蓝色认证标格外醒目:“竹灶坊奠基仪式邀请了县领导出席,现场会签订‘山海公益厨房’合作协议,正式把渔村和雨林的厨房联动起来;县农业局特意捐了20斤优质糯米,明天一早由乡邮车送抵贝坊,专供奠基仪式做竹筒饭;另外,牧区的巴特队长昨天联系我们,说盼着你们下个月去牧区,商量建‘草原奶食坊’的事——他已经让牧民晒好了风干羊肉,压好了奶豆腐,就等你们去尝草原的味道。”
ID“退休教师刘姨”的头像紧跟着亮起:“我刚又转了500元到贝坊账户,专门给牧区孩子买暖手宝。草原冬天风大,可别冻着孩子们的小手!李老师你把竹筒饭的步骤记详细点,我学了做给我家孙子吃,让他也尝尝‘山海味道’!”ID“牧区巴特”的留言带着草原的豪迈:“李老师,我们牧区的孩子天天问‘海鲜是什么味’!我寄的20斤风干羊肉已经在路上了,你们做竹筒饭时加一点,保证香得能引来草原的雄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