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清晨七点,渔村码头的石板缝里还嵌着昨夜的露水,踩上去润得发黏。两辆喷着“山海公益厨房”白字的蓝面包,已稳稳停在“望海贝坊”朱红的木门前,车胎碾过的地面印出浅浅的水痕。小玥正踮着脚往帆布包里塞千纸鹤,包子似的脸都憋红了——那是渔村二十多个孩子熬了三晚折的,每只翅膀上都用彩笔涂了海浪纹,有的还歪歪扭扭签了名字。“再塞就拉不上拉链啦!”小玥妈妈帮她把包带收紧,往她兜里塞了包水果糖,“见到雨林的小伙伴,要懂礼貌。”
不远处的小海攥着枚巴掌大的白贝壳,指节都捏得泛白。这贝壳是他每天放学去礁石滩捡的,攒了整整三个月,用细沙磨掉了所有棱角,背面还偷偷用马克笔画了两个手拉手的小人,一个戴斗笠,一个穿傣裙。十个孩子排着歪歪扭扭的队,每人手里都提着麻绳捆好的竹篮,里面装着烤得金黄的虾干和鱼片,竹篮把手上的小鱼挂饰被风吹得晃来晃去,脸上的期待比初升的朝阳还烫。“都坐稳咯,咱们去雨林和新朋友碰个头!”李伟正踩着木凳,把阿雅寄来的菌菇干往车顶的防水箱里塞,褐色的菌菇干透着淡淡的清香。眼角余光瞥见小海偷偷往羽绒服兜里塞巧克力,他笑着跳下来,刮了刮小海的鼻子:“小海,巧克力得掰一半给阿雅,好朋友要分享才甜。”小海的耳尖“唰”地红了,赶紧把巧克力掰成不均等的两块,把大的那块小心翼翼塞进书包侧兜,攥着小的那块塞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让他抿着嘴笑。
面包车驶离渔村时,小玥趴在后窗挥着手,直到“望海贝坊”的贝壳招牌变成一个小点。车窗外的风景渐渐换了底色,蔚蓝海岸线被墨绿雨林吞没,轮胎碾过湿滑的山路,溅起细碎的泥星,打在车窗上像撒了把黑豆子。小张举着手机绕着车厢直播,镜头扫过孩子们贴在玻璃上的小脸,连鼻尖都压出了红印:“家人们,我们正往勐腊村冲!今天是‘勐腊竹灶坊’的大日子——县文旅局刚发消息,傣族乡亲们天不亮就举着砍刀上山了,采的都是最新鲜的牛肝菌和鸡油菌;岩温大叔特意杀了自己养的土鸡,说要给孩子们做傣味手抓饭,香得能飘出三里地!”
弹幕瞬间被暖黄色的祝福刷屏,ID“宝妈群群主玲子”的留言带着粉色爱心跳得最快:“我们群里的妈妈们凑了200本图画书,每本扉页都写了‘山海小伙伴’的祝福,有的还画了海鲜和菌菇,物流说早上已经送到村口的小卖部啦,孩子们肯定喜欢!”ID“渔民老张”的留言带着渔村口音:“我捐了两张新渔网,改改能当晾晒架,让雨林的孩子晒菌菇用,刚让阿海的兄弟捎过去了!”李伟凑到镜头前,指了指车顶的防水箱:“感谢张叔!还有小甜老师捐的烘焙工具,阳光厨具厂的烤箱,都在这儿呢,保证让孩子们用上好东西。”
中午十一点,面包车刚驶过村口的大榕树,芦笙声就顺着风缠了上来,清越的调子听得孩子们都坐直了身子。傣族乡亲们穿着绣满孔雀纹的傣锦,银项圈和银手镯随着象脚鼓舞的节奏叮当作响,阳光照在银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岩温举着块半人高的竹牌,上面用红漆写着“欢迎渔村小伙伴”,笔画歪歪扭扭却格外醒目,竹牌边缘还绑着串野红果。
阿雅和十几个雨林孩子站在最前面,每人手里都捧着用双层芭蕉叶包好的菌菇,叶片上的水珠还在滚,滴在青石板上晕开小水圈。“小海!”阿雅的声音像只小百灵,隔着人群就认出了背着贝壳包的小海——她穿的粉色雨衣在翠绿的人群里格外扎眼,袖口还沾着点泥渍,显然是刚从山上回来。她举着手里的竹编小鱼跑过来,竹丝编的尾巴还晃悠悠的,上面系着根红绳:“这是我编的,送给你!我编了三天,不会掉!”小海赶紧把贝壳递过去,手指都有些发抖:“这个给你,渔村最漂亮的贝壳,晒过太阳,有香味。”阿雅把贝壳贴在鼻尖闻了闻,眼睛亮成了雨林里的萤火虫,拉着小海的手就往村里跑:“我带你去看我的竹楼,楼前种了好多凤仙花!”
竹灶坊的工地已经布置得焕然一新:六根碗口粗的楠竹搭起拱门,上面挂着“勐腊竹灶坊奠基仪式”的红绸,风吹过就飘成了波浪;地面铺着新鲜的芭蕉叶,踩上去软乎乎的,还带着青草的气息;墙角堆着刚砍的楠竹,表皮的青皮还泛着光。县领导和乡干部正围着老王说话,手里的图纸摊在临时搭的竹桌上,老王用手指着图纸上的厨房布局,说得唾沫横飞。
李伟刚和沈亦舟把阳光厨具厂捐的烤箱搬下车,就被孩子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渔村孩子举着金黄的虾干,骄傲地说这是自己晒的;雨林孩子捧着褐色的菌菇和通红的野果,拉着渔村孩子的袖子介绍。小玥被一个扎着银饰的小姑娘拉着,看她手里的竹编蚂蚱:“这个会跳!”小姑娘把蚂蚱放在地上,轻轻一按,竹编蚂蚱真的蹦了起来,逗得小玥咯咯笑。小玥赶紧从包里掏出只千纸鹤,翅膀上画着蓝色的海浪:“这个送给你,能许愿。”两个小姑娘的辫子很快缠在了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