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的暴雨如奔腾的兽群,嘶吼着撞击“山涧米香坊”的竹屋顶,每一次冲击都震得屋梁嗡嗡作响。李伟凝视着公益平台顶端跳动的红色警报,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未落——监控画面里,滇西爱心厨房的灶台泛着冷铁的青光,铁锅底沉着半块发硬的红薯,那是清晨孩子们没吃完的口粮。狂风裹挟着摄像头摇晃,墙面上“烟火同心”四个红漆字被雨水泡得发皱,像被泪水洇湿的脸庞,模糊却执拗。
他放大画面,墙角蜷缩的瘦小身影瞬间揪紧了他的心脏——是阿明。上周视频时,这孩子还举着刚煮好的玉米追着他跑,甜汁溅在他手背上,带着阳光的温度。而此刻,阿明把脸深深埋进臂弯,单薄的校服根本挡不住穿堂风,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枯叶。李伟刚要截取画面,监控突然陷入漆黑,滇西的通信信号,终究没能扛过这场暴雨。
手机铃声几乎与黑屏同时响起,周小雨的声音被风雨揉碎,混着货车陷泥的轰鸣传来:“李伟,最后一批青稞粉困在怒江峡谷!盘山公路冲断了,司机和车都卡在半山腰。滇西三座厨房断供72小时,本地管理员他爹脑溢血病危,刚辞职赶回去,现在彻底没人管。”她的气息带着哭腔,“87个孩子全靠农户凑的红薯过活,阿明连吃三天冷的,今早吐的全是酸水。村医说是肠胃受凉,可咱们连块热馒头都拿不出来……”
李伟的指节因攥紧手机泛白,阿明晒谷场的承诺犹在耳畔:“李叔叔,等玉米熟了,我烤给你吃。”那孩子掌心的老茧比同龄人厚得多,是帮奶奶喂猪、劈柴磨出来的。窗外雨势更猛,雨珠砸在玻璃上的声响,把监控黑屏的冷光撞得支离破碎。“我明天一早就去滇西。”他刚说完,院门外就传来熟悉的咳嗽声——像破旧风箱在雨里拉扯,每一声都裹着化不开的疲惫。
李伟冲过去开门,寒风夹着雨丝瞬间灌进来,打在脸上像细针。父亲李建国披着洗得发白的军绿雨衣,袖口磨出了毛边,蓝布衫上叠着三层补丁;裤脚卷到膝盖,小腿糊满深褐泥点,解放鞋被泡得发胀,鞋缝里嵌着草屑和泥块。最扎眼的是后腰——巴掌大的麝香壮骨膏透过湿衣,洇出硬币大的深色渍痕,像朵暗褐色的疤。李建国想笑,嘴角刚扬起就被咳嗽打断,他撑着膝盖弯下腰,整个身子都在抖,半天没能直起来。
“爸!您不要命了?”李伟急忙扶住他,雨衣的凉意顺着指尖往心口钻。刚碰到父亲后腰的硬护腰,李建国就倒抽一口凉气,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脸色白得像纸。“医生反复说要卧床养腰!”李伟的声音发颤,上周CT片里,父亲的腰椎骨刺比黄豆还大,医生的话犹在耳边:“再累一次,下肢瘫痪风险极高。您要是垮了,家里和公益的事怎么办?”
李建国摆了摆粗糙的手,手背血管像老树根般虬结,爬满老年斑。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布包,被体温焐得温热,拆开三层后,半袋“金穗1号”玉米种露了出来——每粒都饱满得像吸足了阳光,带着泥土的腥甜,这是他熬了整个冬天留的“宝贝”。“王婶说,滇西娃啃冷红薯都啃得拉肚子,哭着要热饭。”他的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这品种去年在山坳试种过,亩产1200斤,抗涝比普通玉米强三成,滇西正合适。”
话音未落,他就要往厨房后的空地挪,刚弯腰,后腰的剧痛让他猛地吸气,眉头拧成川字,右手死死按住疼处。即便这样,他还是咬牙站直:“我去翻地试种,半个月出苗,霜降前能收一茬,够娃们过冬。”雨水顺着他花白的头发往下淌,在皱纹里冲出两道水痕,流过老年斑,滴在蓝布衫上晕开一片深色。
李伟一把拽住他的胳膊,指节泛白:“您的腰椎间盘都压到坐骨神经了!再折腾真会瘫的!”他指着屋檐下的竹椅哀求,“您先坐着,我去熬姜茶、找干衣服。要是再感冒,身体真扛不住!”
李建国转过身,雨水顺着鬓角滴下来,眼神比山岩还执拗:“我瘫在床上,娃们就能不饿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砸在地上,“滇西那个六岁娃,爹娘在外打工,跟着瞎眼奶奶过。上次我送粮,他捧着热玉米说‘比糖甜’。现在87个娃等着粮食下锅,我躺得住?”他掀起雨衣,露出沾泥的旧护腰,“这腰是插秧割麦落下的,以前觉得是累赘,现在能换娃们的热饭,比吃止痛片值一万倍。你拦我,就是让我看着娃们挨饿!”
父子俩在雨幕里僵着,脚边的水洼映着灰蒙蒙的天。李伟看着父亲苍白的脸和额角的汗,焦灼和担忧缠成一团——他懂父亲的脾性,更怕父亲彻底垮掉。就在这时,明黄色的雨伞刺破雨帘,周小雨裤脚沾着泥,怀里紧紧抱着个卷边文件,纸角虽湿,却用塑料袋裹得严实。
“李叔,李伟,有办法了!”她冲进雨棚,把文件摊在红木桌上——那是盖着镇政府红章的“公益种植基地”规划图,红黄绿三色笔标着种植区、灌溉渠和仓库。“我们整合了五个村的120亩闲置地,要建‘建国种植园’,用您的名字命名!”周小雨指着“技术指导站”的标识,眼里亮着光,“请您当技术总指导,不用下地。我们搭凉棚、装扩音设备,您只需要给农户培训。收购价比市场价高15%,镇政府修灌溉渠、通水电,农科院专家还来免费指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m.2yq.org)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