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城头战火纷飞。
杜遵道在亲卫簇拥下冷汗涔涔,望着官军如潮水般涌上城垛又被守军击退。他万万没料到察罕竟敢违逆大都旨意前来攻城——难道这厮不怕皇帝降罪?
......因为本帅根本不在攻城军中啊!
城外官军阵后,察罕对王保保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本帅正率军疾驰大都。那个替身与我容貌七分相似,远观足可乱真。
王保保会意笑道:叔父这招声东击西着实精妙。不过如此一来,您也不便在此现身了。
察罕抚须道:无妨。刘福通早已挟持伪宋皇帝韩林儿逃往颍州,如今城中仅剩杜遵道及其残部三万人马。他指着城墙冷笑道:据探子所报,杜部与刘部素来不和,取此城易如反掌。
转头对侄儿吩咐道:此战交由你全权指挥。
王保保闻言大喜,这是叔父刻意栽培,当即抱拳:末将立军令状,三日内必破此城!
太久。察罕眉头微皱。
那......一日!今日必取亳州!王保保急忙改口。
待侄儿领命而去,察罕满意颔首。城头攻势骤然加剧,杜遵道擦着冷汗破口大骂,将刘福通与韩林儿的背信弃义诅咒了千百遍。
韩林儿暗自思忖:这韩林儿当真愚不可及,莫非以为如今倒向刘福通,刘福通就会像从前那般毫无保留地扶持他?
痴心妄想!
刘福通何等精明,岂会再次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从他先前避居军营不肯露面便知,他对你韩林儿早已心存戒备。
可恨!刘福通此番定不会交还权柄,韩林儿这蠢材就等着当个提线木偶吧!
念及此,杜遵道气得直跺脚——同样是傀儡,为何不乖乖做我的傀儡!
就在杜遵道暗骂之际,韩林儿却正处于茫然之中。
他并非自愿投奔刘福通,而是被对方率军强行挟持。
韩林儿并非愚钝之人,既已参透制衡之术,又怎会真心依附刘福通?他示好刘福通不过是为了牵制杜遵道罢了!
前日接到刘福通邀约时,他还道是商议请刘福通复出之事。见邀约地点设在刘宅,只当是对方防备杜遵道察觉,毕竟宫中遍布杜遵道眼线。或许刘福通也是信不过自己吧?如此想着,他便应允赴约。
韩林儿应下刘福通邀约时,内心实则焦灼万分。刘福通一日不复出,他便一日挣脱不了杜遵道的钳制,这皇帝当得有何滋味?
他竟对刘福通生出几分愧意,想起昔日刘福通忠心辅佐,自己却受杜遵道蛊惑,误以为其心怀不轨。
怀着复杂心绪,韩林儿趁夜带着亲信侍卫潜入刘宅。谨慎如他,先命侍卫搜查全宅,确认无伏兵方才入内。
刘宅坐落亳州城北,远离繁华,简陋朴素。见此情景,韩林儿愈发鄙夷穷奢极侈的杜遵道,却忘了当初正是因刘福通清心寡欲,才令他心生忌惮——无小欲者必怀大志,这正是他当年联手杜遵道打压刘福通的缘由。
人心易变,此一时彼一时也。
人心易变,人心亦难变。
韩林儿从未料到,当他选择信任刘福通的那一刻,刘福通早已判若两人。
他更未意识到刘福通在军中竟有如此威望。
那些看似忠心的宫廷侍卫,实则皆为刘大帅心腹。甫入刘宅,侍卫们便骤然发难。
刘福通根本不在府中。众侍卫挟持韩林儿更衣易服,众人皆作平民装扮。
改头换面后,一行人悄然离府出城。守城士卒亦是刘福通党羽,开启城门后随众离去。
此刻韩林儿如坠冰窟,方知刘福通军中根基之深,悔之晚矣。
早知今日,当初便不该允其重返军营。若以丞相之位相羁,徐徐收拢兵权方为上策。
韩林儿的谋略虽更进一层,却为时已晚,不知日后可还有用武之地。
众人夤夜赶至刘福通军营,大军即刻拔营启程。待杜遵道察觉异状时,部队已近颍州。
杜遵道又能如何?与刘福通兵戎相见?
莫说胜负难料,单是韩林儿在其手中,大义名分便已尽失。
他唯有困守亳州,暗自疗伤,静待复仇之机。心底却泛起一丝异样——
或许韩林儿离去未尝不是好事,这亳州城终成我囊中之物。
他早有鹊巢鸠占之念,只因势单力薄未敢显露。如今韩刘皆去,坐拥亳州重镇,未必不能成就霸业。
届时莫说韩林儿、刘福通之流,便是朱慕、元廷这等庞然大物,我杜遵道也要较量一番!
可惜杜遵道初萌的野心尚未舒展,便遭当头棒喝。
韩林儿与刘福通虽去,察罕铁骑却至!
简直荒谬!
以儒雅自诩的杜遵道,此刻也不禁破口大骂!
他万万没想到察罕会兵临亳州。此时元将不该速去勤王,博取圣眷么?
数十年认知轰然崩塌,他甚至觉得察罕也是个不忠不义之徒。
大人,敌军攻势太猛,需早做决断!亲卫急报将杜遵道拉回现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