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殒命,呼伦军彻底崩溃。残部慌不择路从险峻山脊逃窜,折损近半。远处观战的王保保瞠目结舌,暗叹呼伦死得荒唐。
滨县城下尸骸枕藉。六十奴连攻两日未克,皆因守军两门火炮屡屡轰散攻势。他渐察觉城中守军不过两千,先前所见脚印恐是疑兵之计,却未及深思。
王保保若在此处,便会明白为何自己的谎言被郭兴一眼识破。他声称滨县已陷,八千守军尽数覆灭,可城中何来八千人?
这正是郭兴看穿王保保骗局的缘由。
城墙上,郭英满身血污,身躯疲惫,心中却燃着熊熊战意。
他遥望远处那面大旗,暗自冷笑:察罕啊察罕,待我兄长率大军赶到,定叫你插翅难逃!
殊不知,那大旗之下空无一人。
…………
大都城外,朱慕的军阵如滔天巨浪,一波接一波冲击着破头潘的本阵,声势骇人。
那排山倒海般的威势,令破头潘前阵士卒面色惨白,握兵刃的手止不住颤抖。
若非后方督战队持刀威慑,许多人早已溃逃。即便如此,他们仍悄悄向后挪步,仿佛退后半分便能稍缓心中恐惧。
轰轰轰,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脚步声愈发逼近。
与此同时,汉军大阵三面皆有元军蜂拥而至。
若朱慕无法在合围前击溃破头潘,反倒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破头潘咬牙活动双臂,掩饰自己的颤抖。
周围诸将亦神色紧绷。
这些草原猛将,面对“大魔王”朱慕时,亦难抑心中惶恐。
…………
察罕亲率一万铁骑疾驰于荒野。
他并未驻留滨县城下,那杆两日未动的帅旗不过是障眼法。
此刻,他正率军直奔济南城。
据情报推算,郭氏兄弟兵力约四万,其中八千随郭英守滨县,三万被郭兴调走,济南几乎空虚。
他却不知滨县仅有郭英两千兵马,而济南实有八千守军。
一万骑兵突袭两千守军的济南,或可轻易得手。
但若面对八千守军,即便察罕亲自出马,奇袭亦难奏效。
郭兴布下疑兵,本非防备察罕回马枪,纯属天性谨慎使然。
这份谨慎令他必须留足守城兵力方肯出征,又忧心弟弟守城压力,故以脚印迷惑敌军,使其攻城时投鼠忌器。
阴差阳错间,竟恰好破了察罕的奇谋。
“敌袭!敌袭!”济南城头骤然响起刺耳的铜锣声。
厚重的城门正缓缓闭合,吊桥也在吱呀声中升起。
快!再快些,冲过去!
察罕压低身形,拼命鞭策战马。周围的骑兵更加疯狂,马刺狠狠刺向马腹,鞭子抽得马臀啪啪作响。战马嘶鸣着狂奔,一个接一个的骑兵越过察罕,怒吼着冲向尚未完全升起的吊桥。
察罕紧盯着逐渐关闭的城门,心急如焚。若不能及时冲进城,就得用无数人命填这座城。
最前方的骑兵在吊桥升至半空时赶到。几十骑不顾生死冲向吊桥边缘,多数人连人带马坠入护城河,只有两骑成功跃上吊桥。
察罕大喝。
那两名骑兵挥刀猛砍,终于斩断牵引吊桥的牛皮索。
轰隆!
吊桥重重砸落。
城头箭如雨下,两名立功的元军骑兵瞬间被射成刺猬。但更多骑兵已冲过吊桥,杀入尚未关严的城门。
冲!全军冲锋!
察罕眼中燃起希望。只要骑兵能阻止城门关闭,济南便是囊中之物。
铁蹄震天,先锋部队终于冲进城内。
厮杀声越来越响。察罕却心生疑惑:区区两千守军分散四门,怎么还没击溃?
当他冲入城门,眼前景象令他愕然——两千汉军竟在窄道列阵,死死挡住骑兵去路。
不对!汉军怎会全聚于此?就算发现我军后调兵,时间也来不及!
杀!突破他们!
察罕顾不得多想,只要冲破这道防线,开阔地带便是骑兵天下。但汉军如铜墙铁壁,伤亡惨重却寸步不退。
这不对劲......
两刻钟后,西面突然杀出两千生力军加入防线。察罕大惊:这些人从哪来的?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东面又涌来两千援军。
半柱香后,南面再添两千精兵。
转眼间,八千汉军在窄道结成百米纵深的军阵。察罕望着这铁桶般的防线,头皮一阵发麻。
如此险峻的地势,这般严密的步兵防线,骑兵如何突破?
察罕咬牙发出不甘的军令。
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战场,入城的骑兵如潮水般缓缓退却。
济南城下。
当最后一骑退出城门,察罕勒马回望。沉重的城门正缓缓闭合,透过缝隙仍能看见敌军严阵以待的步兵方阵,彻底封死了 的通道。
察罕胸中郁结难平——郭氏兄弟竟识破了他的计谋。滨县城外那八千兵马的痕迹,分明是精心布置的疑兵。
可恨!
自征战以来首次在谋略上落败,挫败感如毒蛇般啃噬着他的骄傲。殊不知对方不过是误打误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